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9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民族交响协奏曲《冥》、《瑟》、《索》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金湘教授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作品,曾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奏,受到一致好评。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空虚散含离"的美学思想,在技法上又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手段,使得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强烈的现代性,表达了作曲家的深层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42.
“辩名析理”是冯友兰解读郭象《庄子注》的哲学方法,其提出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冯友兰认为郭象的“辩名析理”的方法具有提高精神境界的功能。此与郭象本人的思想相对照存在疑问。冯友兰本人在对郭象思想的解读中较为重视“辩名析理”方法的运用,但实际上此种方法又具有其自身不可或缺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43.
讨论“向+NP+VP”和“V+向+NP”这两种格式在VP、NP、动词后趋向补语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介词“向”后的动态助词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4.
西汉前期所设置的刘氏诸侯王“相” ,为维持中央王朝与诸侯王的正常关系 ,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诸侯王“相”称谓的设置和变迁 ,诸侯王“相”与诸侯王之间的关系 ,汉廷选任“相”的方式、标准 ,“相”的行政职责等 ,应作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5.
宋徽宗角色错位的来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徽宗系宋神宗第十一子 ,既非嫡又非长 ,从政是其所短 ,书画是其所长。其兄长宋哲宗因纵欲而早逝 ,他仰仗其才华与名声 ,竟战胜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君临天下。徽宗继位貌似出自“朝议” ,其实走过场而已 ,所谓“朝议”最终沦为政治陷阱。徽宗的公开策立者固然是向太后 ,其幕后拥立者很可能是宦官郝随。至于徽宗的才华与名声 ,则得益于对其青少年时代影响极大的姑父、风流驸马王诜。一定意义上似可说 ,徽宗“成也王诜 ,败也王诜”。  相似文献   
146.
刘向、刘歆父子长期的校书工作实践造就了他们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刘氏父子留下的图书整理研究遗产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7.
释“饗”     
宋玉坤 《保定师专学报》2006,19(3):34-34,91
王力和郭锡良对“饗”字的解释是不同的,在比参其他字书的基础上考释其本义。  相似文献   
148.
"稻香村"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李纨的住处,在大观园的园林风格中显得非常突兀。作者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它的田园风光,但这样精心构建的园林却遭到了贾宝玉的否定。一个被贾宝玉否定的园林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渲染它呢?它与宝玉的形象塑造有着怎样的关系?隐藏着作者怎样的用心?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9.
汉冶萍公司向湖北地方政府提出拨给象鼻山官矿的要求至少有3次,其中,1916年至1919年的一次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代表商方的汉冶萍公司与代表官方的湖北地方政府就象鼻山矿权案展开了一场博弈。利益之争是双方最主要的动因。双方动用所能用到的资源展开争斗,结果却两败俱伤。双方都不是最后的赢家,日本才是真正最大的获利者。  相似文献   
150.
晚清地域词学发展壮大,群雄并起。晚清湖湘词坛亦涌现出百余人的词人群体,他们宗法取向较宽,或宗北宋,或尚南宋;晚清湖湘数十年未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词坛盟主;在创作风格上虽有回归花间词风的趋势,但并未形成有影响的群体性的相似词风;后期虽有十余人的湘社以及外围唱和文人数人,且有社刊《湘社集》,但它仅仅是一个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的文人社集。因此,晚清湖湘词坛的表现形式是历时性的较松散的词人群体,远未及词学流派之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