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516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118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休闲体育"的概念及理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把握“休闲体育”这个概念,一是对“体育”的英文词sport和education physicald的词义作了进一步梳理,认为sport在词义上更接近休闲的含义,也即我国“休闲体育”这个词相对应的英文是“sport”;二是从体育学、文化学和休闲学几个角度对“休闲体育”这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992.
所有权观念及其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本文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氏族公社时期、习惯法时期、古代法时期、中世纪、近代法和现代法时期,具体考察了每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试图发现所有权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93.
优秀运动员社会化研究的意义和内容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社会化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运动员社会化研究是优化运动员来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需要,疏通未成才运动员通道的客观需求,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客观要求,运动员退役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动员社会化研究可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其生存发展奠定基础;提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我国竞技体育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道路;加强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依据对人的社会化的理解,提出运动员社会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4.
杨朔散文瑕瑜互见.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诗化结构、诗化意境、诗化语言、诗化人物四个方面.缺陷主要表现在:程式化和虚假性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对待,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性潮流。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相比,它体现了截然不同的行政理念、行政哲学、行政体制,折射出一系列顺应现代公共行政发展趋势的精神内核。对于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的传统体育观念是在先秦众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齐文化的尚功利崇武勇精神、儒学的尚中贵和精神、道学的养生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基本思想基础。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对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全面整合,既为汉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主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97.
池莉小说将诗意的优美情怀溶解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细心的读者可以透过池莉小说对于生活现象的真实描写领略到生活的诸多美好的层次和特质,真正享受文学怡情养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98.
文章从体育美学的视角出发,从武术套路给人的美感,武术套路运动形式对美的追求,武术套路运动艺术美的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意境美等方面阐释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屈苏叠音词在创造意境、描绘性状、描摹声音、叙述真挚深沉的情感、形成诗章的韵律美和修辞美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屈原为中国文学之圣人,而苏轼则算是文学大家。  相似文献   
1000.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校期间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观念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