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0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教育   14706篇
科学研究   1478篇
各国文化   142篇
体育   1032篇
综合类   1338篇
文化理论   118篇
信息传播   1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535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1828篇
  2010年   1434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507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985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81.
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指导下,“十七年”文学批评形成了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的双重变奏、阶级属性之强化、矛盾的非审美化的批评逻辑等文化特征,但却缺乏自己独立的审美主体性。  相似文献   
982.
胶东半岛是指胶莱河以东的地区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 ,对于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通过对白石村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其与周围文化的联系等进行比较 ,白石村文化是胶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源源。  相似文献   
983.
翁锡全 《体育科学》2004,24(2):1-3,47
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对申奥城市的环保要求,比较分析第27~29届奥运会候选城市的环保条件以及其在获取奥运会举办权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认为,悉尼获得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得益于结合当时世界环保浪潮而在申奥史上首次提出“环保”口号;制定具体的“环保”措施,则是雅典取得第28届奥运会主办权的制胜法宝;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则与首次将环保列入申办纲领和提倡环境教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84.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对高职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研究对于提升学校文化水平,建立和谐的学校文化,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出发,回溯历史,观照现在,结合基于学习领域理论的课程改革要求,分析现阶段师生关系。提出重构设想。  相似文献   
985.
拟就跨文化交际工作者如何从语言习得、国与国间的传统文化认知以及译文的正确表达等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浅见,意在谈谈21世纪翻译成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6.
从人文视角讨论了Hip—Hop运动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价值。认为Hip—Hop运动属于青年流行文化、体育竞技文化、边缘文化和休闲文化;它对于青年人释放心理焦虑、展示自我魅力、塑造完美人格、加速社会化进程以及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7.
Museums,schools and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valu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paradox and a possibility that have emerged from two pieces of policy-related research concerning educational use of museums within England. The paradox relates to the use of museums which, whilst widely perceived as rather elitist institutions, appear from a postcode analysis of school visits to museums to be visited by large numbers of schools located in areas of social deprivation. The present analysis further explores this paradox, drawing on revised postcode analysis and governmental indices of multiple deprivation and income deprivation affecting children.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contention that museums attracted visits from schools located in areas with some of the highest levels of deprivation, although it suggests that this resul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reas of social deprivation, the location of museum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area-based measures of deprivation. Attention is then drawn to the potential of considering museums through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and specifically through Foucault's notions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patializations. It is argued that primary spatializations encompasses how museums are conceptualized and classified; secondary spatializations concern how various elements of museums are articulated together; and tertiary spatializations relate to the placement of museums in wider societal contexts and proces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ostcode analysis of school visits points both to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idering tertiary spatializations relating to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museum visitors but also raised questions concerning primary spatializations of museums. Attention is drawn to chang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ouping of museums, and how these often encompass geographically based criteria related to the social reach of museums. The article ends by considering the degree to which museums might seek to further change their primary spatialization to reflect tertiary spatializations relating to cultural value.  相似文献   
988.
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提出的"原生态",是从自然科学中借用的名词.文化是由人来传承和发展的,人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所以传统文化必然在不断地发展.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竞技武术,还是在民间流传的武术,都是传统武术在现代,特别是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产物,并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89.
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进行了阐述,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欲望叙事文本对人性的揭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990.
<正> 粤港关系密切,文化同源。自辛亥革命起,广东人口大量迁移香港,当中不乏前清翰林、前国民政府之军政要员及书香世代之硕学鸿儒。他们到港或开坛讲学、作育英才,或结社唱酬、谈文说艺,或搜集文献、钻研学问,莫不以倡教化、开民智、兴艺文为志业,于香港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