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7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98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分别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为重心,系统的进行犯罪分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犯罪预防措施,这对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刑法学与犯罪学与之相呼应,也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前者主要关注犯罪的行为性质,所表述的是不同类型的行为在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上的差异,而犯罪学主要展示犯罪原因与犯罪预防个别特征的犯罪人的类型。因此,有必要以犯罪学为基础,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探讨犯罪分类,提出微观预防与宏观预防相结合的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82.
在预防与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过程中,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预防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保证,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珍贵价值。特别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等,这些都对预防、减少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核心价值就是限制权力,保障人权。我国刑法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为了保障人权,我国刑法大部分是禁止性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我国是通过刑罚权的行使来达到保障人权这一终极价值,但为了防止刑罚权的滥用,我国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首要原则,以保障人权。[1-2]  相似文献   
84.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本文试从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标准之争议入手,通过对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盗窃罪既遂的界定标准的思考,为统一标准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的体育组织之间进行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几乎涵盖了有关兴奋剂的所有问题,对该公约的研究有助于兴奋剂的控制以及有关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86.
脱逃罪作为侵犯国家司法权的一类犯罪,在中外刑事立法上存在立法体例上的重大差别。对各国立法体例做出比较,了解和把握各国的立法体例的不同及其原因,对于完善我国脱逃罪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各国立法体例的不同,反映出各国刑法对该罪的保护客体的基本态度。但从对国家司法权的完整保护的视角看,脱逃罪的保护客体应当是国家的拘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对奥运会兴奋剂事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远离兴奋剂,这是国内外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分析了兴奋剂的作用、危害及其面临的严峻性和长期性的原因,回顾了国际反兴奋剂的历史,并提出了反兴奋剂的种种对策。  相似文献   
88.
宋彬龄 《体育科学》2012,32(7):71-77,90
当样本检测呈阳性后,运动员要证明自己无过错必须证明禁用物质是如何进入体内的以及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谨慎义务。对象认识的错误、第三人过错、丧失行为能力、食用受污染的公共食品等都可成为证明自己无过错的理由。运动员可以因为对医生合理的信赖、尽了善意的努力、年青和缺乏经验、诚实、情况紧急等原因证明自己无重大过错。国际体育仲裁院对过错程度认定的判例有利于增强反兴奋剂斗争的效果,但其过于谨慎的做法容易引发不公平裁判且导致判例的指引作用减弱。建议国际体育仲裁院将"成本效益"标准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缩小可供选择的营养品范围,继续扩充WADC的细则,明示运动员的行为标准。  相似文献   
89.
凌萍萍 《科教文汇》2012,(31):200-202
司法工作人员与行政执法人员又是职务犯罪高发群体,其犯罪原因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其犯罪与其职务密切相关,犯罪原因既具有一般职务犯罪的特征,同时也有着其特殊性,其执法方式与执法理念均是其职务犯罪形成的重要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90.
孙伟铭的连续撞车行为更符合间接故意的放任,而绝非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孙伟铭醉酒驾车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有立法根据,又有实践中的类似做法。对孙伟铭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罪并罚,因为其"第一次行为"尚不足以单独构成交通肇事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