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659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9篇
综合类   30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及智慧的创造,具有深远的含意。现代艺术源于西方,并在20世纪迅速转化成为今天的艺术主流,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浅释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相同人性特征的艺术属性,能反思迷惘的中国现代艺术。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产生的碰撞,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实践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2.
西藏大学舞蹈系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舞蹈专业培养基地。本文针对全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结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民间舞蹈教学情况,强调通过吸纳其他兄弟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因素,更加丰富西藏大学的藏族舞蹈教学内容,使其形式多样、特色浓郁、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更加突出。同时在此吸纳过程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藏族舞蹈的教学等。  相似文献   
943.
明清以来,大量的农业移民在短时间内大量迁徙至土默特地区,使该地区生产方式、民族结构和文化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农业经济方式的开始与扩大,使原有的以游牧经济为主的物质民俗发生改变;以汉民族为主的其他民族的人口的大量移入,使该地区民族结构以及以血缘为纽带人身隶属为主要关系的部族社会民俗发生变化,移民文化观念的植入(前期主要是汉民族,后期包括满族、回族等),使原有的精神民俗渐渐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944.
顺德的文化习俗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它不仅在顺德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社会维系功能,而且为顺德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本文旨在休闲游、乡村游、生态游、民俗游几个层面探讨其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45.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词是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歌词.它们在主题内容、艺术风格乃至社会背景等诸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年代相距久远,二者在爱情观念和表达方式等问题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一脉相承的特殊文学样式,理清二者的关系将对当代流行歌词将来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46.
在元散曲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在习惯上更关注其思想价值而忽略其文体特点,于是远离了这种文体与生俱来的内容和风格上的特性,忽略了这种文体的实用功能及作者在使用这种文体时的目的与创作心态,以致产生了许多曲解。散曲是歌词,而且是通俗歌曲的歌词,它的特性是:娱乐性、世俗性和谐谑性。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些特性,才能对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947.
古代诗歌向现代歌词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们文化生活的歌词,在现、当代文学史中没有其地位。它应当是现代文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从其影响和社会功能上或者与诗的渊源关系上看,都应有它的地位。它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手法高妙,现当代文学史应确立歌词的文学地位,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世俗的俗文学嬗变为雅文学。  相似文献   
948.
中国民歌的地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歌色彩斑斓、浩如烟海 ,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独放异彩。本文拟从音乐地理的角度对中国民歌斑斓多彩的地理背景、民歌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地理环境与民歌之间的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等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949.
沈从文与莫言是两个创作个性鲜明且风格迥异的作家,但在他们所建构的民族历史寓言象征意义的"湘西"和"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里却存在着本质的相同点。论文意在从民间价值立场、自然本真人性、原始自由生命强力、女性崇拜意识四个方面阐述他们在生命力支点下的创作默契。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具有民间价值立场的"乡土文学"及某些重要的文学表现主题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950.
在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苏区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民歌。这些革命民歌在表现内容、题材、创作手法以及曲调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号召性。艺术地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鼓舞和激励了广大人民前仆后继地投身革命斗争的热潮中,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战鼓和号角的作用,也为后来革命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