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2965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37篇
综合类   56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raising concern that anxiet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theory has insufficiently catered for motoric issues during, primarily, closed and self-paced skill execution (e.g., long jump and javelin throw). Following a review of current theory, we address the under-consideration of motoric issues by exten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put forward by Cheng, Hardy, and Markland (2009) (‘Toward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performance anxiety: Rationale and initial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 271–278). This fourth dimension, termed skill establishment, comprises the level and consistency of movement automaticity together with a performer's confidence in this specific process, as providing a degree of robustness against negative anxiety effects. To exemplify this motoric influence, we then offer insight regarding current theories’ misrepresentation that a self-focus of attention toward an already well-learned skill always leads to a negative performance effect. In doing so, we draw upon applied literatur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f-foci and suggest that on what and how a performer directs their attention is crucial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skill establishment and, therefore, performance. Finally, implications for skill acquisition research are provided. Accordingly, we suggest a positive potential flow from applied/translational to fundamental/theory-generating research in sport which can serve to freshen and usefully redirect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long-considered but still insufficiently understood concept.  相似文献   
72.
研究旅游系统及其本质,必先研究旅游关系。旅游关系可分为旅游内部关系和旅游内外关系两大类,其性质是对立统一的,旅游内部的辩证关系构成旅游特殊矛盾;旅游主客体关系是旅游关系的核心,其辩证关系构成旅游根本矛盾。构建科学的旅游学体系,应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73.
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决定着运动员是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阐述了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在身体、速度、力量训练三个方面的训练技巧。  相似文献   
74.
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天津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指明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作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与意义,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新课标下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76.
李扬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6):125-127
从理论上讲,任意两种或多种拳法之间都可以组合。受传统武术思想的影响,在散打运动员的训练与竞技实践中,拳法连击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拳法组合连击技术的进攻形式是非常繁多的,且具有腿法所达不到的高度机动性,灵活快速的攻击是拳法组合连击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7.
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观点将生产力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这是有其时代合理性的,但其局限也相当明显,特别是在涉及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生产力是劳动素质技能的社会表现,提高劳动社会经济地位是提高其素质技能的保证,劳动素质技能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素质技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8.
盗窃机动车辆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车辆成倍增长的同时,盗窃机动车辆案件也逐年上升,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就盗窃机动车辆犯罪案件的规律、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YB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主要的动力设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对产品的监管上存在着盲区。分析了产品的性能、分类和现状;指出产品监管存在的盲区,主要是企业无标生产,产品没有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80.
本针对英语学习口语弱化的现象,提出了学习和运用交际策略提高英语口语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