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537篇
科学研究   153篇
体育   157篇
综合类   152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马斯洛在健康方面的研究超越了同时代所有的健康理论家,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健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运用马斯洛人本主义健康教育思想的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目前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2.
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农村特定的文化形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体育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3.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琴 《晋图学刊》2008,(5):106-109
文章从和谐图书馆的基本内涵入手,对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怎样构建和谐图书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4.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对于如何认识体育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的观点。着重对真义体育观、大体育观、人文体育观及非本质主义体育观进行介绍,并分析它们各自的观点及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5.
高等医学专业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高的医学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兼具深厚的人文素养与高超医术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人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方式和评价方法、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有益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6.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技术与人文思想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敏 《情报科学》2006,24(4):501-504
数字图书馆作为组织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得到人们的认可。长期以来数字图书馆研究强调的是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而“以人为本”则要求我们更多的考虑技术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7.
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倪丽萍 《情报科学》2006,24(8):1151-1154,1164
在信息技术冲击下,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中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这有悖于图书馆的价值取向。本文在论述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后提出,只有促进两者实现高度融合,数字图书馆才能充分体现人文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8.
兰州大学理科基地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进行生物学实践性教学的同时,注重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多重体验,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文章着重介绍了兰州大学理科基地在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策略,为生物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大学人文精神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在当今却饱受着一些异化思维的侵扰。大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既是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应有之意,又是这一传统得以保存和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文章着眼大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内涵及其现实发展的困境,提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形式下我国高等教育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文章从教学内容组织、专题教学的设立、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