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周婉如是晚清贵州诗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在她的诗作中,她站在主体的位置上,写世界、写他人、写自己,表现出倔强的个性意识、超前的情爱意识和母性意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3.
学习的外延包括一切有机体,所有的有机体都存在学习,学习就是有机体对外在客观环境的反映,有机体漫长的进行过程和相对短暂的生命过程都是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4.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115.
“妙悟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学说。这个学说由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引入近现代美学。形成了现代美学“妙悟说”,从而标明了“妙悟”在审美中的地位和作用。“妙悟”在审美中居于本源性的基础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思想,是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留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之一,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于文艺创作的批评散见于多篇论文中,本文试图加以整理,认为弗洛伊德把作品看作是作家被压抑的本能(尤其是俄狄浦斯情结)借助幻想得以升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7.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撕去了贴在母亲身上的天使般神圣的标签。与高尚善良、无私奉献的传统母亲形象相比,曹七巧与司猗纹是残酷无情的、是令人们憎恶的“恶母”形象。同时,她们又是封建礼教与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是值得人们深深同情的。这两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形象折射出了作对母性的价值和本质的更深层思考,开拓了母性题材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18.
池莉小说中的母性意识与文化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近作《生活秀》中来双扬的形象母性意识的又一次强化。来双扬没有任何母亲角色,却充分地展示了母性的生存关爱,并牢固地树立起她在家庭的中心地位,这个形象与中国女性的原始意象(女神意明)有着深刻的联系,作品以母性意识肯定了市民生活对社会各阶层的哺育特性,由此而成长起来的大富新贵和精英化都与它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9.
劳伦斯的作品流淌的是激情,推崇的是人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他的文艺思想与血性意识的渊源,从而揭示血性意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0.
道德直觉不仅有利于道德知识的体悟,也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更有利于价值结构的创造性建构。因此,要通过道德经验的积淀、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虚静心态等培养道德直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