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故事新编·非攻》以墨子游说公输般和楚王停止攻宋为主线,塑造出"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墨子,赞扬了墨子的实干精神。此外,该小说还穿插多个人物多个故事,旨在彰显鲁迅对反对墨家"兼爱非攻"的儒者、见利忘义的自私之徒、做无意义的鼓吹论者以及说一套做一套的国民政府的讽刺。试抛开固有研究角度,剖析该小说中鲁迅通过其他人物形象及故事所表现出的讽刺艺术,以求对该文本做更深入的分析,进而更好地了解并研究鲁迅的作品及其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In point of chronology, Jane Austen belongs to the age of Romanticism, but she would be placed with the realistic nov?elists because of her realism half a century later. Her sagacious perception and pr...  相似文献   
13.
反语运用是人们受大脑中知识结构的关系性知识的制约,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不同程度反向相邻关系的本能感知。反语运用的机理可以解释为:说话人说出反语是受意向支配的,意向内容在意向态度的作用下,以相邻关系为中介,可推衍出反语的显性表述;反语听话人以反语的显性表述为基础,经过语境的过滤,以相邻关系为中介,得到反语的隐性表述,识别出反语的对立性,最终推理出反语说话人的意向。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的反语修辞格主要有反话、反讥、骂话、气话、俏皮话等表现形式。它们具有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态度和立场,增强语言的幽默风趣感,表达无法言说的特别情感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鹿鼎记》不同于作者以往的武侠小说,呈现和建构了一个"非武侠"的世界。作者使用宏大叙事与大话文学的内在张力,体现对政治/权威的反讽,并通过"非武非侠"对经典"武侠"叙事的消解,体现对正统文化的解构,呈现出狂欢化叙事与文本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的哲学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这些对话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显示出明显的戏剧特征,尤以会饮最为典型。而这些对话中除了"法篇"以雅典人为对话的主角,苏格拉底没有出现之外,所有对话中都有苏格拉底的声音。这位柏拉图的老师,到处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示人,却最终颠覆了人们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知识,触怒了雅典人和雅典人的法律,最后饮鸩而死。是雅典人的民主判定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命运。柏拉图的会饮展现了苏格拉底的另一面,加上这一面,苏格拉底这个人物将更为圆润而动人。本文所做的就是对会饮中苏格拉底的戏剧角色进行分析,从反讽和哲学的角度对苏格拉底这个集爱神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叙述中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事技巧,"双重"叙事者亨伯特以自我辩解的语言在读者中制造同情,导致了道德判断上的含混;纳博科夫同时运用隐含作者的声音制造出反讽的叙事效果,表明《洛丽塔》并不是一部主动放弃道德判断的作品,而是有着多重叙事效果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18.
《夏洛的网》选取天生有缺陷的"人物"威尔伯作为叙事核心、激发了读者的童心,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E.B.怀特借助"暗示"与"反讽"的叙事手段和对纯真友谊的描写不仅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愚昧无知,由此也充实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此外,因为E.B.怀特对童趣盎然的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从而也能使读者在阅读中能获得了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目的是看散文这个风格上侧重自由、随意、和真实的文学形式,怎样被数以千计的前知青运用来叙写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并探讨知青记忆叙写中,文化震惊的记忆与重构,从而审视知青文化震惊的现象及其历史反讽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academic staff are supported in attempts to develop their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It identifies the work undertaken by academic staff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application and relates this to the direct support (helping staff to teach using IC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helping staff to develop their skills) available to them. These broad areas of support are seen as a continuum, with varying proportions of direct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vailable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creasing use and expectations of ICT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 in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are leading to a greater need for team‐based approaches to support learners, and the issues that this change raise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