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8篇
教育   7004篇
科学研究   627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543篇
综合类   6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清轶的散文大多是在一种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这种特定的背景可能就意味着对诗意乃至于对生命的疏离,可偏偏就在这时候诗意就诞生了:对生命的重建,对脆弱生命的一种形而上的追求,本身就洋溢着诗意,浸透着一种盎然再生的、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182.
网恋探析     
由于网恋具有独特的想象性原则,反映了在互联网情境里个体追求自我表现和情感支持的基本心理——社会需要,而且它的道德成本偏低,具有便捷的产生方式,所以会如此普遍而流行。但网恋作为现实爱情生活的一个虚拟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其本质是立于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爱情产生方式。  相似文献   
183.
This paper explores experiences that remained salient in the memories of former participants in three nature-based programs in Colorado, five to forty years after childhood involvement. Interviews with program founders and staff, archival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s of current activities provided an understanding of each program’s history, mission and educational approach. In this context, 18 former participant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program experiences that they remembered and program impacts on their environmental identities and academic or career choices.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practice theory,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Results showed that social practice theory is a usefu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environmental identity, but an ecological identity that forms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natural world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concept.  相似文献   
184.
185.
论述了Weibull分布下双应力交叉步加试验的时间折算公式及数据统计分析的逆矩估计法。  相似文献   
186.
沈从文作品中的时间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时间是小说叙述的最基本层面,又是小说形式中最尖端的操作项目,对时间的沉思是作家人生探索的最高层次。在缺乏具体时间认定的沈从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叙事时间丰富而深刻的把握:对叙事时间的巧妙控制使《边城》的结构成为一个精美的“完型”,其中的人物体现出“自由意志”;其他小说中,时间成为命运的显现形态;“反复叙事”催生出“地志小说”;时间还是沈从文历史思考和生命体验的维度。  相似文献   
187.
由于二人所处时代的文化冲突不同,王船山与曾国藩的处世抉择不同,生命风貌各异。其中,王船山强烈的“夏夷之辨”、曾国藩的经世致用分别成为各自生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8.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89.
The paper explores issues surrounding portrayal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terrogates the notion of a life as a textual product, via an analysis of two short biographical narratives which happen to portray the same person — a British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nearing the end of his career.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se two texts point to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 and portrait, and make visible some of the textual devices that writers/researchers use in order to achieve coherence and authenticity in biographical narratives.  相似文献   
190.
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雄  朱正标 《中国德育》2007,2(8):33-39,64
学校公共生活的缺失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公共生活教育不仅是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基础。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道德根基要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其核心是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前提是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主要途径是学校公共生活正常化和学科课程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尊重差异,突出实践方法的指导,培育公共生活的道德、技能与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