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4360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009篇
综合类   57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91.
本文认为云南瑶族传统游耕经济体系中的刀耕火种农业、狩猎业、手工业和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及传统村社政治制度寨老制和丛会,都受到了以道教信仰为核心的瑶传道教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许慎《说文解字》中与审美范畴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饮食审美意识、人体审美意识两大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审美意识。考察结论:中国先民审美意识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和谐性。  相似文献   
93.
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传承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个奇迹,它一直吸引着各领域研究者的目光,中外专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很有见解的分析,大体主要有三种观点:地理环境、人口规模、文明程度,这三种观点对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作了卓有成效的论述。但我认为都未触及到本质,中华文明连续传承是根植于黄土地上的信仰———祖先崇拜。下面我就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与祖先崇拜的关系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94.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95.
为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和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德育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学生现在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并注重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6.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97.
海德格尔重提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与日常生活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切入了日常生活的内在困境,即常人的生存状态。海德格尔对常人的形成和特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理性虚妄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由于他的运思方式带来神秘主义的特色,因而不可能解决西方社会面临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8.
母爱的虚像——读高桥多佳子的《相似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桥多佳子是日本现代女性小说家,其作品对女性特有的感情偏执、意见分歧等进行了细致得描写和深入得思索。中篇小说《相似形》描写了一幅与传统母爱形象相背离的图画——“母亲厌恶女儿”,通过对母亲心理的细微刻画及其心理根源的探究,作者最终借文中人物之口对传统母爱图像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论文将对作者文中描述的母女图画进行解读,寻找母亲憎恨女儿的心理根源,最终探索隐藏其中的“母爱”真实图像。  相似文献   
9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时代。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美育的价值和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意义也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0.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以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薛涛的诗,是其经历的文学记录,更是其心声的表露。一方面,她的诗是其女性情怀的表露,这是她遭受男权世界压迫的曲折表现;另一方面,她的诗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与她长期与男权世界中的精英人物酬唱有关。全面认识薛涛,应该认识到薛涛诗歌情感世界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