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7465篇
科学研究   42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12篇
综合类   60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基督教大学开始了本土化的积极探索,社会服务是其重要方面之一。以医疗卫生、农业推广、社会教育为载体,基督教大学的本土化进程不断推进。虽然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基督教大学不可避免地存在困惑与矛盾,但它毕竟借此与中国社会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其他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2.
在当代教育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儒家思想以刚健有为、注重主体精神的"有为"理念成为进德、修身、立业和积极入世的弘道,而以老子"无为而治"为代表的道家学理却往往被看作消极遁世、封闭落后的学识而予以否定.实际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理念涵化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注重客观、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道家与儒家"有为"政治一起"相异相济、殊途同归",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两大基本派别和中华文明的慧命哲学,对当代教育亦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又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和创新。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需要围绕办学自主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职业教育这三大要义,以及教育立交桥、学分银行、学习平台这三项建设,在这六大要素上取得突破。这既是云南开放大学的显著标志,也是其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4.
衡量一个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首先要看这个党是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科学地把握了以民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5.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6.
文章对现代汉语事务语体中虚词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作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虚词中助词使用最多,其次是介词、连词,很少使用语气词。各虚词小类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事务语体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7.
古代的圣贤为拯救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各行其道。他们对产生乱世的根源认识不同,实行的救世方法各异。庄子认为世道混乱的根源不在政治,而在于人本身。治身在于治心,只有从精神上重建理想的家园,方为救世之道。  相似文献   
138.
存在主义课程观在课程目标取向上强调塑造人的整个品格。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课程设置特色上强调综合化、人性化;在课程实施模式上主张个别的、民主的、对话式的教育和教学。这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但是存在主义课程观却并未在学校课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留下了一些警示:课程改革要有前瞻性、预见性、稳定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应统一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视课程设置的内在结构;课程实施模式从单向传递走向对话;课程理论研究从借鉴走向超越。  相似文献   
139.
1912年、1929年、1951年、2008年出版的数学教科书中的"因式分解"这一内容,在名词术语、内容方法、课程标准或大纲要求等方面即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展现了因式分解近百年来的沿革历程.因式分解内容方法在减少,难度在降低.目前的教科书的因式分解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0.
从德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牙、角、陶、蚌等器物,可管窥德州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石斧、石镰、石铲和蚌刀,说明德州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这里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大量的石箭头、蚌箭头、陶弹丸、兽骨镞及少量的铜镞,说明渔猎活动仍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的陶制器皿,如陶灯、陶盆、陶豆、陶鬲、陶罐、陶鼎、陶杯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陶环、陶俑、陶牛、陶马、陶鸡、陶楼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陶纺轮和捻线坨的多次发现,说明德州区域当时已有了发达的纺织业。在距今4000年左右,德州先民终于敲响了文明的晨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