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2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教育   8306篇
科学研究   2425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660篇
综合类   911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892篇
  2003年   760篇
  2002年   731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从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角度,对国内外主要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形成理论和指标设计进行评述,指出这些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选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论图书馆的特殊职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出发,提出了图书馆的特殊职能这一概念,讨论了目前影响图书馆发展的一些重要特殊职能:研究开发职能、社区管理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休闲娱乐职能。  相似文献   
63.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图书馆赖以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基础,在经济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的分析平台上展开对此问题的讨论,意在找出一种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逐步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难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4.
数字图书馆区域性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在数字图书馆区域性建设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不足,对其相应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振江 《图书馆论坛》2006,26(5):135-136
论述了地市级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数据库建设工作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提出建设特色数据库应普遍遵循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6.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的经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社区图书馆应定位在为构建知识学习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7.
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图书馆事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家财政投入尚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下降,公共图书馆总支出和投入基数偏低,事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从保证公共图书馆事业公益性主体地位、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予以重视,并先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做起。图5。表6。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68.
分析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的构成及指标,对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的公共获取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9.
介绍在CEPA条件下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针对澳门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特色资源,指出建立定题服务中心,搭建科技信息平台,深化教育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是澳门图书馆谋求新发展与世界图书馆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0.
Industry advocates argue that by tailoring services and commercial solicitations to match media users’ personal interests, data-driven marketing benefits both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This article shows, however, that advertisers and marketers who are taking up ideas and techniques from behavioral economics tell their clients a very different story about the aims and use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consumer surveillance. Listening in on this discourse demonstrates that some digital marketers conceptualize their own practices as forms of social control, appropriating concepts from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identify consumers’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biases and target their vulnerabilities. Behavioral economics recognizes that economic decisions are not simply dictated by rational self-interest; rather, such choices depend on cognitive heuristics and habits, and can be manipulat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choic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mplications of the behavioral turn in data-driven marketing for critical advertising scholars, public advocates, and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