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8743篇
科学研究   56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37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34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首先分析了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存在的语义匮乏的缺点,然后对语义检索的基本原理、本体知识、语义信息系统四个关键模块进行了说明,给出一种新的本体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本体信息检索系统的体系框架,并且描述了系统原型的设计思想和检索流程,最后通过一个试验系统平台对系统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和传统检索系统的对比中,本系统具有扩充检索词的内涵和外延的强大功能,极大提高了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等性能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2.
由于信息资源缺少统一的语义描述,直接基于关键词的传统信息搜集方式使得用户难以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所以这种信息搜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语义层次上的需求.知识本体(the ontology)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能够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表示领域知识,提高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促进知识共享,由于本体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所以两者的结合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搜集的现状及其所面对的挑战的介绍,结合语义网中本体的具体特点,以计算机课程资源为应用的切入点,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利用本体方法实现知识的组织,并且对组织后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访问.  相似文献   
103.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104.
对等句和等式句是语义学中一组很重要的句型 ,它们具有形似神异的特征。形似是从表层结构即形式相似而言的 ,神异则是从深层结构即语法语义分析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为《英汉翻译教程》简评,主要从全书的内容简介和观点创新和学术特色几方面评介此书。指出该书是在传播学观照下,视野开阔、论证清晰,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翻译研究成功教材。  相似文献   
106.
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模糊语言学和翻译学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模糊翻译理论。分析了国内模糊翻译研究的现有成果,讨论了模糊语言现象的构成特点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金文的世界》是日本学者白川静依据铜器铭文论述殷周社会历史的著作,该书见解独到,影响深远。笔者在该书中译过程中,将其金文释文、注解、断代及古代史实,与国内卓工成就的金文考释著作仔细核对、彼此验证,于此翻译与校补13器,纠正白川先生援引文献的错误一处。  相似文献   
108.
语境是语际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它不仅制约着翻译的理解过程,还制约着语义、话语结构线索与内部信息以及语言的使用与选择等翻译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9.
词语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负功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处理。因为词语所负载的情感色彩是可分有别的,而且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英汉词语的情感负载的对应关系,才会有更精彩的译作。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分析了由Li Shishi等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文的严重文法错误,指出这类低质量的翻译对广大消费者及读者来说是极不公平、极不负责任的,而且践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神圣性,必须引起译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