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294篇
综合类   7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文章引进、移植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与多种表演艺术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梳理、整合关于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艺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的演练艺术,是运动员依靠演练作为手段塑造形象并引起观赏者审美反应的活动。运动员通过程式的习得、情感的把握、程式与情感的融合三个阶段来掌握武术套路的动作,创造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是运动员演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2.
武术套路体现了武术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否具有观赏性对该项目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武术套路的技击特点、武术套路的创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对影响武术套路观赏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文章通过突出武术技击特点,提高和完善武术套路创编,体现武术本质特征,结合观众对武术套路的审美心理等方面,来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以推动武术套路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3.
文章旨在探讨赛前训练周期中武术套路男子运动员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Bu)、血红蛋白(Hb)和血清睾酮(T)、血清皮质醇(c)及T/C值变化的规律。在7名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为期三周的赛前训练期间,分别在赛前训练周期开始前、训练周期第1周、第2周、3周末测定CK、BU、Hb和T、c值。结果:与赛前训练周期前相比,赛前训练第1周,运动员CK值和c值显著升高;赛前训练第2周,运动员CK、BU和c值显著升高,T和T/C值显著下降;赛前训练第3周,运动员CK值显著下降,BU值显著升高;赛前训练周期中,Hb值与赛前训练周期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赛前训练周期能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通过调整训练,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得到恢复,表明赛前训练后运动员获得良好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套路的本身、社会方面、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对影响武术套路推广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思考。通过对武术套路本身所暴露的弊端和其他在武术套路推广过程中影响其推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以更好地促进武术套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武术套路的起源及其在武术习练中的作用加以考证和分析,旨在理清武术套路在武术训练中的真正作用。结论为:武术套路的出现并非为了表演,也不是所谓的"花法";它是由单招发展而来,以此弥补单招练习变化和灵活性的不足;武术套路在清初时期开始和桩功结合,演变成"行步桩",这种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内家拳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6.
目的: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技术训练间歇时间的监控,来反映训练强度,把握合理的训练负荷。方法:8名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分别以60 s、90 s和120 s组间歇完成三组专项素质动作训练,技术训练分别以2 min、4 min组间歇完成三组半套练习,分别以6 min、8 min间歇完成四个整套练习,在运动前、每组/个训练后取耳血测血乳酸,并监控心率。结果:专项素质训练90 s、120 s间歇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与60 s间歇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半套第三组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2min与4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整套第四个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6 min与8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专项素质训练中90 s间歇训练效果较好;半套多组练习,2 min间歇运动强度累积效果好;整套多个练习中6 min间歇对发展运动员耐受高乳酸环境的刺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7.
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时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套路裁判员在临场执裁过程中产生心理压力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消除武术套路裁判员临场执裁时的心理压力,以保证比赛能公正、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8.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以及图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武术套路的技术导向进行研究,认为应以民族文化性、多样性、独特性、大众性和健身性为主,针对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评判过程对技术导向的重要影响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9.
竞技武术运动技术中的平衡,是运动员有效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运动员重要的竞技技能。文章结合武术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力学特性以及心理、生理、解剖知识,探析武术套路运动中影响平衡的各种因素,以使运动员尽可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7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6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套动作成绩是决定运动员资格赛成绩能否进入前8名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