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49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6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个性主义思潮在带来自由的同时,带给“五四”文人的是普遍的感伤,“刹那主义”人生观和死亡感笼罩了整个诗坛。深受存在主义思想熏陶的冯至,他的诗歌反复吟唱的是在瞬间实现的永恒,这样的瞬间融汇了过去和将来;最让人心醉的瞬间有两种,一是离别,一是死亡;生命中遇到的一切客观事物,都是这种瞬间的外化形式,期待着我们去感受,去领悟。冯至的创作实践表明,在面对外来思潮和文化时,如何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进行选择与整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2.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其中融进了诗人深情的整体造象, 机理情趣别有兴味, 辞微意丰内蕴丰瞻, 无论是劝谏之旨还是超脱之意或是顿悟之感, 都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113.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伦理难题。本文探讨阻碍器官移植存在的活体供者、尸体供者、死囚器官利用、选择受体以及异种器官移植等伦理道德难题,并从健全立法、加强宣传教育、器官移植应遵循的相应原则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4.
张衡受《太玄经》思想的启蒙,对于自然、宇宙、天文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张衡在他的天文学著作《灵宪》中明确提出了“浑天”学说,其中用“道根、道干、道实”来论述宇宙的起源、发展,“阙中惟虚,阙外惟无”称谓“溟滓”,用道根来概括;第二阶段各种不同物质性元气不断运转,混沌不分,称谓“庞鸿”,用道干来概括;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团元气清浊分离,天形成于外,地形成于里,天地构合精气,生育万物,称谓“太元”,用道实来概括。道家哲学关于宇宙的起源的论述是张衡天文学著作《灵宪》的主导思想。同时,道家哲学豁达开朗的生死观,尖锐透辟的“人情之察”,不计名利的价值取向,在张衡的文学作品之中也有充分地体现,如“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秽累而漂轻。”“谅天道之微昧,追渔夫以同嬉。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乎长辞”等等,都体现了道家精神风骨。  相似文献   
115.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是昆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粱氏生卒年及《浣纱记》的创作时间,学界存在争论。经考证,梁生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公元1520年1月-1521年2月),卒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2月~公元1593年2月);《浣纱记》创作于嘉靖末年,约公元1562-1566年间。  相似文献   
116.
死亡意识是曹禺剧作中主要的悲剧因素,曹禺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形式及死亡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的破灭与自我抗争;理想的归宿与自我救赎;沉重的负荷与自我解脱;伦理的重压与自我毁灭;罪恶的黑手与无辜的牺牲。  相似文献   
117.
福柯对人的思考是在死亡的背景下展开的,他继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人的死亡”这一具有多重含义的判断;并在一系列的著作中对造成“人的死亡”的外在社会原因也即权力的具体内容与规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最后指出在权力的支配下,人的复活只能依靠随时随地的反抗。  相似文献   
118.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的执行方式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死刑执行方式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死刑的执行方式经历了从野蛮、残酷到人道、文明的转变。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死刑执行方法逐步趋向人道。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地把“注射”纳入死刑执行方式之中,这标志着我国死刑执行制度正在不断地向人道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将死刑的执行方式作为切入点,以探寻完善我国的死刑执行制度之路径。  相似文献   
119.
明清之际的战乱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给江南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女性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面对这种灾难,江南女性以殉节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环境的恶化、明代贞节观的强化以及江南地区女性的特殊性等方面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妇女殉节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涵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0.
生命的复归——略论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对生命进行价值判断并极端否定的结果。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死观教育,使学生具备清醒的自我生命意识、合理的生命价值位置、自觉的生命实践诉求和丰富的生命过程体验,最终促使生命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