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49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民族教育观和语言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关涉民族教育观,也关涉语言意识形态。在全球信息关联、政治和经济多样共生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观的多样化,语言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态。不过,多样性和共生体不存在必然矛盾,只要不断追求"重叠共识","美美与共"便会成为理想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832.
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了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发展规划等,分析了其在历时7年的实施历程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在释析"文化位育"内涵基础上指出,文化位育是文化全球化、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背景下,改善家、校、社区文化疏离,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以及不同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与群体安所遂生的动力与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833.
此文对朱志勇博士的《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对中国内地西藏中学的个案考察》一书进行了述评。文章逐一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发现,并评论和讨论了该书的理论贡献及不足。  相似文献   
834.
Daffodils are popular amo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 daffodil is made the top ten in flowers in Chin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a popular theme glorified by poets and writers. This essay is to present different symbolic images of daffodi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so as to help Chines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daffodils in English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835.
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是三种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彝家山寨的舞蹈。在它们朴野的形式背后潜隐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出诸多的象征涵义:其禁忌内容表示的是一种身份的转换和对仪式的重视;大量的农事仪式反映的是一种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引人注目的交媾仪式表现的是对生殖和丰产的渴求以及驱邪求吉的愿望。  相似文献   
836.
人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对人类进化、社会构成、文化发展等问题都有系统而全面的学科解释,体现出其他学科少有的理性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维特征和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关怀。人类学强调的文化相对主义、种族平等观、个人、集体与环境的整体主义视角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强的警世性。将人类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中,既可以令通识教育更系统、规范,更具学理性的深层思考,也可令人类学这门学科在当代中国社会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37.
蒙古族关节礼中火信仰的内容多种多样,并各自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具有象征家族、日常生活延续与中断以及通过火使物与物相互联结或分离等文化蕴涵,显示了火的超自然的神圣性、巫术性。  相似文献   
838.
83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 in Turkey, which refer to a nebulous package of formal education and a cultured stance. Guided by the literature on symbolic violence, we argue that underprivileged groups misrecognize arbitrary hierarchies by considering them just and inevitable. Elite tastes have been internalized by other groups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We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this seemingly ahistorical constell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around education and then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neoliberal period. Then, we contextualize the responses to symbolic violence. Subordinate groups complicate the effects of symbolic violence by exhibiting diverse responses that range from outright submission to implicitly questioning cultural and moral boundaries, creating class and ethnic others in the process. This occurs by constructing cultural and moral boundaries, especially targeting the ‘vulgar’ culture of celebrities and Kurds.  相似文献   
840.
我们研制的耳眼平面定位仪,是用来协助拍摄活体头面部X线片,以进行多项非接触性活体头面部测量(也广泛用于要求头部保持在耳眼平面位置的多项活体体部测量)的定位装置。应用它可以保证被测量头部位置的正确性和统一性,从而使根据X线片所获得的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