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41.
跳远起跳技术的运用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为探讨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选取跳远起跳动作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跳动作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施基于肌肉动力学层面的运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增大人体重心垂直速度和重心的腾起角方面,膝关节肌较之髋关节肌都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在相同的着地距离下,增大小腿环节角与增大大腿环节角相比明显有利。  相似文献   
142.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14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脚起跳扣球在比赛中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它的技术特点及攻击效果是双脚起跳扣球无法代替的;单脚起跳扣球的助跑过程减少了踏跳并步这一环节,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在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中,应借鉴双脚起跳扣球引用的指标,使研究更加完整。为了技术的完整性,避免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有必要对落地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4.
在影响跳远成绩诸多因素中,起跳技术是各个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就起跳技术及起跳腿对跳远运动员创造成绩所发挥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加以探究,并提出一些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45.
在保持高速助跑的前提下,掌握合理的最后二步助跑节奏,从而获得适宜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6.
跳远起跳技术是将人体的水平运动转变为抛体运动,踝关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拟通过结合踝关节解剖学特点,分析起跳过程中踝关节肌群的工作特征,以期为运动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14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oth anterior–posterior position and inclination of a back plate positioned on a starting platform on swimming start performance. Ten male college swimmers performed eight starts with varying combinations of take-off angle (normal and lower), inclination angle (10°, 25°, 45°, and 65°) and position (0.29, 0.44, and 0.59 m from the front edge of the starting block). 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ake-off angle × back plate) for four conditions with take-off angles (normal and lower) and inclinations (10° and 45°), and one-way ANOVA for comparisons between four inclinations and three positions were carried out. Multiple comparisons were made using Bonferroni's method. The main effects of the take-off angle were on the vertical and resultant take-off velocities [F(1,18) = 36.72, p < 0.001 and F(1,18) = 9.58, p = 0.013, respectively].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plate positions showed that the 5 m time of the 0.29 m condi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e take-off angle and vertical take-off velocity of the 0.59 m cond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horizontal and resultant take-off velocities of the 0.29 m cond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Rear foot take-off times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ascending order: 0.29, 0.44, and 0.59 m.  相似文献   
148.
运用多刚体模型及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探讨人体在不同姿势下踏板所引起的跳远远度的变化特征,以寻找最佳的起跳着板姿势。结果表明:着板时小腿的姿态角、膝关节角不同组合可以使人体获得相同的远度,故仅凭着板角的大小来衡量着板技术的优劣显然是不合理的;跳远踏跳着板时刻、人体各环节姿态角对跳远距离的影响作用大小并不一致,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踏跳腿小腿的姿态角最重要,其次是踏跳腿的膝角,而躯干斜角、大腿夹角及摆动腿的膝角对跳远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运动员在跳远踏跳着板时刻,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踏跳腿膝关节角和小腿与地面的夹角,以这种方式上板,可获得最大的跳远距离。  相似文献   
149.
张树峰是我国在本世纪第一个越过2.30m的跳高运动员,蝉联了第10、第11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通过对他在第11届全运会越过2.28m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张树峰的摆动腿着地点到身体重心的水平距离相对较大;起跳开始阶段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所下降;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高度低于摆动腿最大缓冲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在起跳过程中起跳腿在最大缓冲瞬间膝角在背越式跳高膝关节缓冲最佳角度范围之内;起跳阶段的蹬伸距离较小,缓冲时间相对较长,腾起角度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0.
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跳远起跳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跳远世界新纪录的诞生。本文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鲍威尔和刘易斯的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综述分析,揭示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为跳远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