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0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教育   4119篇
科学研究   125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267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5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passed through a number of stages, focusing, in turn, on the content to be learned, the format of instructional messag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mputers and students. The field is now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learning in complete, complex,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se environments allow both the simulation of experiences that students might have in the real world and also the creation of compelling experiences that cannot normally be experienced directl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lso often allow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their own ideas with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symbol systems. These environments are also frequently inhabited by more than one person, making learning within them a social activity where learning is distributed among both people and artifacts. Finally, thes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re complex. Studying how they contribute to learning therefore requires research methods other tha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on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give both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 selective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t concludes by identifying implications for both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梳理时间概念的历史,以及借鉴教育人类学对时间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远程教育利用其媒体技术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作为“虚时间”的新的时间形态,这使得远程教育在克服时间距离方面出现了可能,但同时也在师生沟通方面增加了其他难度,  相似文献   
103.
The paper reviews the lessons of planning and running 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actitioner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a partnership between BP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This distance-learning programme is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s in mid-career experienced in the engineering and support activities for delivering safe, compliant and reliable projects and operations worldwide. The programme concentrates on the why and how of leadership and judgement in managing the engineering of large and small projects and operational support. Two intensive residential weeks are combined with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over one year. Assessed assignments between and after the residential week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 reflective learning for each delegate through applying concepts and the lessons of case studies to their experienc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expected responsibilities. This successful partnership between a major global company and a university rich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required a significant dedica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leadership effort by all concerned. The rewards for both parties and most importantly for the engineers themselves are extensive.  相似文献   
104.
资本为原则的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资本不仅仅是统治社会的最高经济权力,而且是统治全社会的最高社会权力.资本的基本属性,支配着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目的,决定了社会生产构成要素的存在价值与属性,彻底地剥离了它们的感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5.
基于VRML技术的虚拟装配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虚拟装配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并以实例论述了虚拟模型设计及VRML装配程序编制过程,说明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VRML技术进行虚拟装配实验,可以经济快捷地提高模型对象的真实感和互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遵循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以高深知识资源为中间产出,将知识创新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知识创造阶段和知识应用阶段,并据此构建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与基于网络DEA的测算模型。本研究通过评价2006—2017年我国29所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生产总体和两个阶段的相对效率发现:知识创造阶段制约了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生产总体效率的提升;占较大比例的综合类和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知识创造阶段的生产效率相对低于知识应用阶段,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师范类研究型大学知识创造阶段的生产效率相对最高,知识应用阶段的生产效率连续几年下降后出现大幅回升。研究型大学应通过强化知识生产者激励机制、加强知识创新生产过程管理、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促进两个阶段知识创新成果产出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7.
机械类专业学生企业认知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工作环境,增加学生对机械专业工作岗位群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各门专业课奠定基础。而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学生实习既耽误工作又妨碍生产,因此很多企业都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在企业实习,实习企业难找是目前大部分机械类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论文针对实习企业难找的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以真实存在企业环境为基础的虚拟认知实践教学环境,并开发了可完成仿真实验的数字化虚拟工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工厂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企业难找的问题,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不到工厂也能参观企业的各个部门及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各类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8.
在阐述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和清洁生产内涵的基础上,以莆田市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为例,提出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新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价值提升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生产知识的主战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强大失去力的中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凸现,相应地其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以战略眼光推动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更充分发展便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索了强化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重点构建了创新训练和工程实践贯穿四年的课程体系。建立多课程融合的独立实验课程和工程融合式多主题分层次的实践项目。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多样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改进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有力提高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