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教育   2篇
体育   105篇
综合类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7个级别的全部赛事成败率进行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试举成功率比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抓举比赛中的后掉次数比前掉次数高;挺举的上挺失败次数高于下蹲翻失败次数;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的试举方案比上届增多;同时,对各国运动员试举技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运动员技术发挥不稳定、实力不足和比赛心理素质不好是造成试举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优秀举重运动员医学监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严政 《体育与科学》1998,19(5):57-62,42
本文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和优秀举重运动员身体特征进行了8年医学监控研究。结果表明:用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监控是可行的。采取有效恢复措施改进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10多年带四川女子举重队训练,针对30名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做了统计和调查,总结出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腕,肩,腰,膝。由于举重运动训练经常出现翻铃,提铃,支撑等动作,所以,运动员在做极限运动时就容易出现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运动员缺乏一些必要的运动损伤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训练计划不合理。对此做出了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国家女子举重队28名运动员竞技实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筛选出对竞技实力有显著影响的基础指标和专项指标,构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竞技实力评定指标体系及标准,从而为运动员竞技实力评价提供参考,对推动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对骨密度值的影响,采用放免法、定量超生法,对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跟骨骨密度值、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睾酮、雌二醇等进行了研究。结论:运动组跟骨骨密度值与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关,跟骨骨密度值受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提示,血清生长激素和跟骨骨密度值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运动员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从身高、体重、身体形态、遗传因素等八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举重运动员的选材问题。着重论述了怎样的身体形态结构有利于举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选材时对少年儿童举重运动员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子竞技举重运动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我国女子举重项目的技术水平,揭示我国女子竞技举重运动技术遵循“近”“快”、对中国女子竞技举重运动技术发展现状和训练特点进行分析,“低”、“准”的原则发展,技术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我国国家举重队运动员竞技能力为目的,结合多年国家队执教经历,从宏观的高度,对备战2004年奥运会期间,国家举重队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攻关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的角度提炼国家举重队科技攻关模式,提出国家举重队多学科联合为奥运服务、为运动队服务的战略思路,为我国奥运军团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理论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选手挺举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两台 PHOTO-SONICS IPL 型16mm 高速同步摄影机,拍摄了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我国9名参赛选手(其中7名世界纪录创造者,1名世界锦标赛冠军)的挺举技术影片,通过对影片的解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女选手挺举技术与男选手的差别;2.9名女选手相比,施文的技术较好,黄晓瑜的技术有较大的改进潜力;3.膝关节的最佳发力角和运动幅度与膝关节肌的功能以及人体整体姿势和总体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