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1671篇
科学研究   68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18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饱和模型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和多层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提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新方案。该方法将控制增益推广到未知函数,通过补偿饱和模型方法取消了饱和模型各参数已知的条件。鲁棒项的引入消除了建模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跟踪误差收敛到零的邻域内。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智能车设计综合了光学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等多方面跨领域的知识技巧。本文针对黑白赛道智能车的赛道光学识别模块,系统地介绍了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可见光摄像头的实现原理及硬件电路;同时结合实际比较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3.
针对无线协作通信的中继选择问题和高可靠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跳数限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榆的自适应协作FEC差错控制机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在数据链路层根据FEC能效在不同数据帧长下随通信距离变化的规律,为每一个数据帧选择最佳协作跳数并建立多中继协作FEC机制;网络层根据IPv6数据包头中的跳数限制域值设定协作传输跳数并计算得到当前数据帧所经历的跳数,根据跳数自适应调整FEC参数N.数学分析表明,该机制能够自适应为每一个数据包添加较少的冗余数据同时自适应选择最佳协作传输跳数,与传统FEC相比提供了更优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74.
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带来了诸多革命性的改变。如今,各个校园的有线网络早已普及,并且各种网络应用一应俱全。对各学校而言,在已经成熟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使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无线局域网同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有着组网灵活、扩容和移动上网方便等优势.但它先天存在的通信信息安全性相对较差和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始终是困扰它发展的难题.讨论无线局域网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并开展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出基于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最后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利用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进行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对某虚拟知识社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77.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建广播融媒体直播车,集成音视频系统,并运用无线自组网、4G传输及卫星“动中通”等通信技术组成稳定可靠的传输系统,实现可移动的融媒体直播。  相似文献   
7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ocial networ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ir musical tastes. Based on concept of homophily, this study used a self-reporte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survey to examine whether sharing similar musical tastes affected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lationship, their musical tastes, and music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ving high musical taste similarity predicted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ondents and their alters, and higher likelihood of new music consumption.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frequent American English-language songs listen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mericans in their social network than less-frequent American English-language songs listeners.  相似文献   
79.
Magnetic-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 (MIMUs) 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sports biomechanics and may be a viable tool to evaluate kinematic parameter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ccuracy of a MIMU to estimate orientation angles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and dynamically from a squash racket during a forehand drive shot. A MIMU was mounted onto a goniometer and moved through 0–90°, with static data collected at 10° increments during 10 repetitions of all three axes. Typical error analyses showed the MIMU to be very reliable (TE ≤ 0.03°). MIMU accuracy was determined via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 (r > 0.999, p < 0.001). An ordinary least products regression showed no proportional bias and minimal fixed bias for all axes. Dynamic accuracy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MIMU and optical motion capture data of squash racket swing kinematics. A MIMU was fixed onto a racket and 10 participants each hit 10 forehand shots. Mean orientation angle error at ball impact was <0.50° and ICC showed very high correlations (r ≥ 0.988, p < 0.001) for all orientations. Swing phas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s were ≤2.20°.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MIMU could be used to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estimate selected racket swing kinematics.  相似文献   
80.
[目的/意义]探索不同交流可见度环境对在线知识共享网络用户认知和情感的影响,旨在推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实践。[方法/过程]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先设计了访谈提纲,然后利用访谈法搜集数据,再利用主题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结论]分析了匿名环境和实名环境对用户认知和情感的影响,识别了7个主题;分析了即时交流环境和非即时交流环境对用户认知和情感的影响,识别了5个主题;分析了一对一、多对多、大众传播、一对多交流可见度环境对用户认知和情感的影响,识别了7个主题;分析了知识搜寻行为可见/不可见的交流环境对用户认知和情感的影响,识别了4个主题。文章为在线知识共享网络用户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