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4940篇
科学研究   435篇
体育   262篇
综合类   728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给出了Ito等人所讨论的接受本原字的有限自动机的判定问题、及提出接受非本原字自动机的方根T(A)的上界值问题的部分解答  相似文献   
72.
汉字形旁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音性质的汉字,在使用状态下,受上下文字形、字义的影响,出现大量的形旁类化字,对汉字系统的变化、汉字与它记录的词语的对应关系、汉字的写词显义功能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旁类化字与假借字、区别字形式相同,而实质不同。讨论汉字形旁类化问题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3.
受客观世界、认知主体、语言运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多义词词义聚合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联系,可以循着这些规律对多义词加以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74.
颜之推经历了从南北朝末到隋朝统一的社会转型期,他以语言学家的学术眼光关注社会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自觉地从事语言文字规范的研究和应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隋唐时期的语文规范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的后代子孙遵承祖训,继承并发扬了颜氏家学传统,创建并完善了隋唐时期的字样之学,使汉字的楷书系统定于一尊,影响至于现代。颜氏家族在中国农业文明社会鼎盛期从事语文规范的历史经验,值得当代语文规范工作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5.
王文胜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40-45,59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平面揭示吴语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语音特点,并对其历史层次进行分析。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今读状态,是其自身演变和受外来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词语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负功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处理。因为词语所负载的情感色彩是可分有别的,而且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英汉词语的情感负载的对应关系,才会有更精彩的译作。  相似文献   
77.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pedagogical enthusiasm and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a list of articles concern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ed in Belgian periodicals between 1903 and 1923, the author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itle words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subject was able to evolve. For this purpose, the pertinent title words are grouped into content catego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ontent categories demonstrate specificity compared to other perio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bject at a given moment impli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consists of the emergence, the decline or th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which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se variations to historical facts are substantiated. It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However, such emergence, decline and exchange of categories is only possible on condition that each category is able to vary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This is shown by an autonomy index as well as by an 2‐test. Thus, art education did not drop from the sky as a ready‐to‐teach school subject. Art education is always what the people make of it, which makes reflection on what it could be or has to be so important at any given moment too.  相似文献   
78.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远程教学主要是依靠网络课件来实施 ,那么如何建设 ,如何构建网络课件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分析了目前网络课件存在的问题之后 ,提出了构建网络课件的新模式新设计理念和各位远教领域里的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9.
语言主体认知机制的局限性决定了模糊概念的客观存在性。受所指概念模糊性的影响,原语模糊词与其译语对应体(精确词或模糊词)无法实现完全对应的转换关系。双语所指概念应用区域不能完全重舍是造成模糊词语际转换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文章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一些组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