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1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志敏 《河北教育》2005,(20):43-44
这篇文字是纪念陈守东老师的。陈老师走了,告别了他所挚爱的学校——河北正定中学。他这一生注定和正定中学有缘。从师范学院毕业,他从这里登上了讲台。离开这个世界,则是从正定中学校长的位置卸任之后。有始有终,完成了经由这里而完整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02.
103.
<正> 办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先考虑是否需要和可能.创建一门新的学科,同样也耍先考虑是否需要.事实上,任何学科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产生的.有人提倡议要把文体分类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究竟是否需要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首先,这是社会上的需要.社会上的广大群众,凡是识字,并能阅读报刊书籍的人们,都会经常接触到文体和文体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4.
105.
冯渊 《新高考》2010,(Z2):35-36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有人物传记、新闻访谈等类型。人物传记类文本考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考查: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的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考点和答题方法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基本相同。二是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  相似文献   
106.
柯云 《新闻天地》2010,(12):66-73
这是一部用“三亲”史料编写而成的长篇人物传记,许多故事初次披露,鲜为人知。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珍贵史料。因而,对全面地、更深入地了解爱国大侠杜心五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本刊讯8月7日,就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悬崖边的贵族——蒋友柏:蒋家王朝的另一种表达》一书涉嫌侵权纠纷,该书作者周为筠与该书策划、出版方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就纠纷的焦点问题向媒体公开说明。  相似文献   
108.
本刊讯11月2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八大山人》首发仪式在南昌举行。《八大山人》浩浩八十余万字,分别以“珍藏限量”、“精装”和“软精装”三种版本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为写好这部小说,著名作家孙海浪从1999年起就开始着手收集素材,想方设法查找、追寻与八大山人相关的县志、府志、明清时代的人物传记、轶事、传说、书画评论以及南昌风土民清、民俗民风、戏剧音乐等史料。  相似文献   
109.
每一次高考作文阅卷后,我们的老师和媒体都大声惊呼:(1)学生的作文落入俗套,作文的内容苍白无力;(2)学生写作低龄化、幼稚化。其实,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目的功利化,培养模式单一化。你想想看:一个整天沉溺于题海,按单一模式学习,仅局限于课本的人,你叫他如何写得出好文章?当然,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曾经鼓励学生多读书,可是,面对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我们的很多老师往往就缺少一个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其实,作为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110.
衣长春  郑硕 《文化学刊》2013,(2):189-191
在众多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人物传记中,李治亭先生所著《努尔哈赤》(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是其中的精品之作。清太祖努尔哈赤,这个开创了清朝二百多年历史基业的伟大人物,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随着时间流逝,特别是1912年清王朝灭亡后,努尔哈赤的故事也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鲜有问津。近年来,受到改革大潮的推动,清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历史研究需要研究者对于历史事件追根溯源,而对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研究,正是清史研究的基础,是清史的源头所在,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