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09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游钓泸沽湖     
吕方达 《垂钓》2001,(12):62-63
泸沽湖是镶嵌在滇川交界崇山峻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是一幅绚丽多彩、神笔绘就的惊世佳画,是安逸洁净的童话世界……我绞尽脑汁地罗列了这么多赞美词,再想想,仍嫌苍白。著名作家白桦说:“泸沽湖的水可以直接吸入笔中写诗,但诗又无法穷尽她的意味。”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主客体两方面细致而深入地分析比较了刘绍棠、汪曾祺、徐怀中、王中才、铁凝等作家优美文学的美学风貌,同时也对新时期优美文学的时代风格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3.
刘保乾 《中学教研》2008,(12):24-24
设△ABC的3条边长分别为a,b,C,半周长为s.文献[1]证明了不等式:∑cot A/2≥(a/b+b/c+c/a)∑tan A/2.  相似文献   
44.
<正>初次阅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我有些吃惊,字里行间没有无病呻吟的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勉强,我似乎感受到了小作者"怦怦"有力的心脏跳动声,一个鲜活的  相似文献   
45.
风雨有知     
张立新 《湖北教育》2003,(12):63-6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番风雨多么温馨,多么惬意。风雨如诗,风雨如画。风调雨顺,是农人的诗情;斜风细雨,是渔人的画意;和风细雨,则是一道教书育人的优美风景。莫道风雨无情,其实风雨有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教师的眼中,这“好雨”便是教育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46.
亲近自然     
物质的进步,给生活带来了福音。可细细地想来,我们也因此损失了不少质朴可爱的东西。譬如,在电扇旋转不休的今天,你如何享受到“香罗小扇扑流萤”的情趣?在灯火通明的房间,你哪里去寻“一灯如豆”的情调?在高楼上悬空而居,你又哪里去追忆木栅竹篱的美丽画卷?眼前车水马龙的大街  相似文献   
47.
安振平教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1—2月上旬刊中,提出了二十六个优美不等式与广大数学工作者研讨.本文利用Schur不等式及Schur分拆方法证明了第5个和第18个优美不等式.  相似文献   
48.
近段时间,留意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每日全国网收视曲线图,可以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每当播出大型主题报道“走向蓝海”系列或播出“红船新航程”系列时,收视率总会有一定程度上扬,从而在收视图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原因是这“一红一蓝”两组主题报道,都较好地围绕建党90周年和建设海洋经济这两大当下浙江最重要、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9.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在《新人文读本》序中写到: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看来会耽搁正常学习的阅读,非但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博大无边的人文世界,以及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使学生得到了精神的升华、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强化、性格的锤炼,同时也舒缓了那种弓在弦上的紧张与无边无际的...  相似文献   
50.
王莹 《科教文汇》2011,(25):142-143
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大自然就不断地向人们的心灵灌输一些使其丰富、充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断地在人类心里构建起美感,慢慢累积成美的意识,从而使人类具有美的灵魂。要完善一个美的灵魂,人们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风度上、情感上以及品格上这三个更深层面的社会人性美,而这种审美形式便使我们有了美的内涵、美的意蕴和美的魅力。这些内在美充实了我们人的整个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