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二圣村现状调查,提出在今后10年内合理规划居民区的建议,对缓解该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恢复佛教文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俞晓红教授的新著《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佛教东渐的广阔历史文化背景之上,探讨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产生、形成过程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宗教文化、历史文献与小说文本作了融会贯通,多有创辟之见,是一部小说史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33.
《成人高教学刊》2008,(2):F0002-F0002
自汉代起就作为中土门户和丝绸之路要塞的敦煌,在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年之间,迎纳西来的佛教文化,通连汉民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融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形成了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宝库,在世界佛教艺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中国中古时期造型艺术最为集中的遗存。 敦煌艺术的首要特点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三位一体”。石窟开凿形如佛堂,彩塑造型丰富精美。壁画满布壁面窟顶。与塑像浑然一体,相互辉映,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其他佛教艺术胜地相比,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4.
文章就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和发展加以分析和论述,以期扩大对五台山的宣传。  相似文献   
35.
文殊智慧是佛教圣地五台山最突出的佛教文化精华和最鲜明的人文标识。解读文殊智慧并对其实现创造性、现代性的传承转换,或可为现代文明的重构提供一种别样的价值参照。  相似文献   
36.
董鸿安 《兰台世界》2016,(12):143-146
在汉传佛教文化体系中,天目山是继普陀山等四大名山之后的第五大佛教名山。天目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老郎菩萨、韦陀菩萨和黄檗祖师信仰,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演变过程中,佛教文化与地方传统习俗走向融合,对民众的生产、生活、教育及民间习俗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影响天目山地区民俗活动的佛教文化全面、系统梳理,不仅有利于挖掘、整合其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好佛教名山,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其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7.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化的产物,随着佛教化传入中国,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学观念及其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学理论批评,至今尚未见之,此将印度梵语诗学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8.
随着拓拔氏集团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北魏化呈现出质朴刚健、苍凉慷慨的特点,展现出佛教化影响的深刻痕迹,同时,它又对隋唐学起到了规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佛教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广泛使用譬喻。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这些譬喻不可避免受到印中文化的影响。佛门“牛喻”便有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以及到禅宗《十牛图颂》的继承发展过程。“牛喻”有丰富的内涵,它与许多不同的佛教教义可以生动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40.
覃素平 《大众科技》2010,(12):193-195
桂平西山是全国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广西十佳景区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鲜明,其中茶香、佛圣在秀林、奇石、甘泉中更具特色。文章通过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桂平西山旅游景区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