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57篇
科学研究   14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3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和贫困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的严重失衡现象。贫富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要控制在什么样的底线上?要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论述,理性地看待贫富差距,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烧香拜佛竞演化为腐败的一种手段,不仅是对宗教的亵读,也是对国家的亵渎。时光走入21世纪以后,“烧香腐败”之风日盛,其背后产生的腐败链条也已经枝繁叶茂。当佛祖也能被拿来当腐败的幌子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贪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制约他们?  相似文献   
73.
高等院校同样存在腐败现象。高等院校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体制存在缺陷,人们主观上对不当利益的追求,以及对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因此,必须针对以上几方面加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4.
邓小平依法治理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认为,治理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重视治标,更要重视治本。邓小平不仅强调要依靠法制监督制约权力,还十分重视法律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他认为惩治腐败靠“人治”是靠不住的,“法治”才靠得住些。他要求要完善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他强调指出,制定法律要完备,执行法律要严格,惩治腐败分子要严厉。  相似文献   
7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澄清吏治、制约权力等方面功效显著,但其本身也有无法克服的局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我国当前的监察制度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解决权力腐败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权力腐败是权力异化的表现,是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偏离职责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权力腐败问题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治在预防权力腐败中的作用。在运用法律手段治理权力腐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加强道德实践、促进公职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等治理权力腐败的德治途径。  相似文献   
77.
论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理想追求,在建立法制经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胆探索新路,汲取经验,推动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8.
本文阐述了针对高校反腐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这三个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构建高校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其实质,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加强监督制约,发挥监督的约束作用。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其有效途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路瑞峰 《内江科技》2006,27(7):92-93
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其实质为权力的变质和异化,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当前造成我国权力腐败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层面的原因;二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应“标本兼治”,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又要注重道德文化的建设,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80.
刘黔明 《新闻窗》2007,(4):111-112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党纪国法的腐败案件和其他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人和事进行曝光,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因为贪污腐败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它从来就是一种在黑暗中进行的肮脏交易,最怕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