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42590篇
科学研究   3012篇
各国文化   126篇
体育   1055篇
综合类   1180篇
文化理论   1082篇
信息传播   280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1075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3113篇
  2012年   3780篇
  2011年   4671篇
  2010年   4676篇
  2009年   4942篇
  2008年   6751篇
  2007年   5990篇
  2006年   3459篇
  2005年   2418篇
  2004年   1802篇
  2003年   1767篇
  2002年   873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小怀 《中国德育》2004,(5):49-49,62
有人这样介绍过做班主任的经验:在学生面前情感要收敛,态度要严肃,语言要强硬,举止要慎重,这样才能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记得我初做班主任时,便是参照上述经验,奉行“严”字当头,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班主任的架子,发现问题便训斥一顿。经过一段时间,我的威信似乎有了,但总  相似文献   
52.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它易于师生情感交流,易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引起师生共鸣。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一、教师在课堂上情感要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都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为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一个音乐教师在范唱歌曲时,缺乏歌唱的情真意切,那…  相似文献   
53.
细细读完《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该从何说起。“通识卷”中,着重从理论方面阐明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强调了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对话&;#183;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教材观的转变;教学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有关最能体现“三个有利于”观念的教学设计的总结,更使我记忆犹新。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的确,它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4.
我读过一些成功教师的经验之谈,也感受过身边一些令人羡慕的家庭的教育氛围,觉得其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这个共性的东西是什么,一时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55.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两个至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生情感相融是学好语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已成共识,而语课堂教学却不仅仅是双边活动的问题,实际上是师生、章、作之间贯穿始终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以心理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的感情交流,这主要以师生为载体。而知识信息的传递又是以心理间的积极影响为背景的。因此心理学认为:师生情感相融的程度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6.
浅论快乐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80年代在世界各国较大发展的快乐体育思想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化发展、教育改革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57.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笔者以为,建设和谐校园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8.
银元江 《新闻界》2006,(1):136-136,13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尽人皆知的常识。  相似文献   
59.
谈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生关系的价值   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一文中说过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师生关系 ,可以确认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不仅直接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 ,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具有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 ,教育的功能不仅使人知识化 ,而且使人社会化 ,成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 ,在社会生活中 ,即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60.
研究性课程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另一个视角即人的视角去解读研究性课程,认为研究性课程体现的人关怀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并阐述了从这一视角解读研究性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