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凸显,合法性危机爆发,因此哈贝马斯试图为合法性找寻新的范式,即用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和商谈民主等作为理论支撑对合法性进行重建。哈贝马斯对合法性的重建体现了他的批判反思精神,有其蕴含的哲学基础,也可以看到对人民主权的孜孜追求,实现了对传统合法性理论的扬弃与超越,把西方的合法性研究擢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境界。但他的合法性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理想主义色彩,其实用性和可能性都有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42.
143.
《考试周刊》2016,(21):24-25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范为基础;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沟通。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哈贝马斯创立的"沟通行动理论",以期唤起对"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出路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4.
哈贝马斯和雅斯贝尔斯建构了各自的交往理论 ,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把“交往”范畴置于其理论的核心位置 ,并且都认为人类只有通过良好的交往才能达到理想社会的境界。本文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析 ,并在简要分析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异同  相似文献   
145.
高校学位授予权是现代大学办学自主权中特殊的一种权力,有其特定的内涵。从哈贝马斯关于合法性的理论视角看待高校学位授予权,其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大众支持、公平正义、与实践适应、存在于特定社会政治生活之中等多方面。实然的高校学位授予权,在实践中出现的诸多弊端,主要与高校本身自觉、行政运作方式、外部监督方面的限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剖析其核心概念“交往行动”的实际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所包含的交往主体、交往背景知识、交往媒介、交往目的及交往合理性五个方面人手,展开对“交往行动”概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7.
多元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及传统政治理解合法性的丧失无疑是哈贝马斯话语政治思想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话语政治理论也是交往行为理论自身合乎逻辑的发展。所谓话语政治,就是在公民社会和政治公共领域的交往过程中,在话语合理化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媒介,以旨在实现生活世界合理化和对传统的价值和规范进行占有为目的的民主意见和意志形成程序。话语政治为我们的生活世界注入了理性和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8.
哈贝马斯由对当代西方社会问题的诊断而提出其交往行为理论。从消除技术异化角度看,哈氏交往行为理论包括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语言交往的有效性要求、改善主体学习机制、建立主体间性等内容。哈氏交往行为理论带有鲜明的批判性、实践性和辩证否定性等特征,但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调和、改良和“乌托邦”倾向。研究哈氏交往行为理论对消除工具理性张扬,使人类走出主体困境具有重要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经济全球化压力下,国家与市场日益分离,造成现代民族国家治理结构的衰落,福利国家面临解体,而目前尚未出现其功能上的替代物。面对民主国家治理结构的尴尬,哈贝马斯认为民族国家已转变为“后民族国家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从全球化的市场中孕育出政治治理的合法形式,为福利国家解体后资本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找到缓冲点,其中欧盟的形式就是其典范。  相似文献   
150.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经伽达默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的发展,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