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中国的参考语法研究滥觞于20世纪70-80年代,21世纪初逐渐兴起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为中心,在戴庆厦、孙宏开、曹志耘等学者的带领下,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参考语法研究成果。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的参考语法研究主要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为主,壮侗和苗瑶语族的成果相对稍少;藏缅语族中又以彝语支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等其他语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增强研究的均衡性、全面性,保护濒危民族语,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提供可靠材料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参考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92.
李雨潜 《江苏高教》2023,(9):96-103
全球化竞争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普遍的时间焦虑问题,社会时间类型学提供了一个能够解释当前学术情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生成机制的结构性参考框架。基于这一理论视角该研究发现,弥漫的竞速文化在现代社会加速话语的引导和信息技术提供的加速支持下正不断解构传统高校学术职业的时间秩序,使高校青年教师产生永无止境的忙碌与加速的学术职业体验;有形的时间节点带来倒计时压力,无形的目标取向施加“反思性”时间规训力量;竞争逻辑造成信任危机,但在同步偏好驱使下的持续关注与暗中比较催生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性孤独;无法得到满足的时间期望与低效能感使高校青年教师看似时间富余实则自由时间极为匮乏。时间的结构化要求在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规训中实现同步,所带来的时间失控感、时间饥荒感充斥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由此催使了高校“青焦”群体的诞生。  相似文献   
293.
陈媛 《大学教育》2013,(11):5-7
社会实践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实践教育是十分普遍且相对比较定型的。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了解西方国家的实践教育机制、学习西方国家的实践模式和经验,对我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94.
295.
从情境类型学的视角对2020全国高考Ⅱ卷与2021~2022全国高考乙卷物理试题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2016~2019年全国Ⅱ卷试题,将其与全国乙卷进行比较分析.从问题情境的3个一级维度:试题辨别参数、内容参数与装扮参数,及其7个二级维度依次展开.结果表明,相较于全国Ⅱ卷,全国乙卷虽然在情境主题上较为单调,但其试题关联性有所增强,对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考查更加重视,情境呈现上也更加注重图片、图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6.
汉语历史上有被动句主语生命度低的大量用例,现代方言也同样。民族语言被动句主语生命度也有表示物的,有动物,有植物等。可见,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低并非印欧语系语言独有的语法现象,而是语言类型学在不同语言里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97.
上古汉语早期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比普通名词宾语前置现象频繁,这是因为代词的可别度高于普通名词,高可别度的代词倾向于前置是语言的共性表现,并非句法结构和语用强调所致。关于代词可别度还有两条规律:一是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前置现象多于肯定句,这是因为疑问句、否定句可以提高代词原先的可别度,且疑问句的作用强于否定句;二是人称代词可别度随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顺序逐渐减弱,因而前置的倾向也随该顺序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98.
《诡秘之主》是近年少有的现象级原创网络小说,引发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以严格类型学视角来看,《诡秘之主》是玄幻外衣下的新时代成长小说。小说在叙事语法上对成长叙事的创化之功主要体现在成长的“知-行”维度上,充溢着深度的“灵性”探寻;成长的“时-空”背景上,拓展了“空间”广度和“时间”跨度;成长叙述的结构上,营造了主体之间的交互复式构型。主角克莱恩的平凡英雄形象是读者的成长道标,“扮演法”作为核心设定隐喻着社会对人格的改造,成长过程的主体建构则是小说的文化蕴涵,指向一代青年写手和读者的文化乌托邦情怀。  相似文献   
2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