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488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442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252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948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后悲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于2010年5月14日至5月15日在宜宾学院举行.此次会议对"后悲剧时代灾难叙事与地震研究""后悲剧时代灾难叙事的社会生态伦理研究""后悲剧时代灾难叙事与影视研究""后悲剧时代灾难叙事的文艺审美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92.
周大新是一位走出南阳盆地的平民作家,他始终以一个"地之子"的情怀对生养他的故乡做一次又一次的亲近和拥抱。他的小说《湖光山色》以独特的视角深入乡村生活内部,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现代城市文化冲击下,乡土中国的艰难蜕变和乡村伦理的执著坚守;书写了权力与欲望纠结下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同时也彰显了正直人性的温暖和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993.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乐府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其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唐代及以后的新乐府创作。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呈现出的不同情调与风格.初探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意象的根本功能来自于其蕴含的文化能量。本文以"紫玉钗"为中心意象,分析钗意象转换的形成、发展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从意象叙事的角度,通过意象的再生、融合及其在叙事文学中的扩散变奏来阐释《紫钗记》中的"紫钗"意象的叙事功能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戴来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生活之外"的边缘人形象,他们的"游走"不同于其他新生代作家的书写,而更像是一种抗争性的"出逃"。戴来小说构思精巧,在理性的怅惘的美学风格下,其小说文本呈现出"简化"与超性别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教育博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众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并在教育研究、教师培训和教研方面广泛应用。教育博客的出现为教育叙事研究创造了开放的对话环境,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使得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一种集体活动,不同角色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中来,随着叙事内容和参与者的不断增加,叙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会不断增加,同时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创作中,经常出现同一题材反复出现的状况。"庄子鼓盆"故事就是一个代表。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某类故事在流传中本身具有的"集体共享型"的特征,但由于不同体裁的表现手法不同、不同作者的风格和阐释不同以及文人的创作心态的影响,这类故事在同样的框架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因此也得以在不断重复中共存。  相似文献   
998.
白玲 《华章》2010,(11)
王安忆是以创作风格变化最多著称的当代作家,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通过透视分析王安忆的创作历程,可从中梳理出其叙事风格转型的痕迹.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的族长、村长两类"乡村代言人"形象,虽然指称符号不同,人物活动的历史舞台也不同,但两类形象从总体上看是共性大于个性。一方面,他们都经受着生存伦理的考验;另一方面,无不在乡村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权力王国"。既进行着地缘性、血缘性乡村权力叙事;也进行着颠覆性、计谋性乡村权力叙事和贪欲性、情欲性乡村权力叙事。  相似文献   
1000.
论文将"叙事地图"这一概念引入都市文学的研究视角,考察作家在这种地理轨迹中与都市间内在的心理距离,由此凸显小说叙事的都市审美功能。在此,不同的地理空间造就了相异的都市景观,但又呈现着近似的精神旨向。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论述叙事地图的路径:一是距离:作家与都市空间的内在对话;二是轨迹:都市景观的个案风情(以南京和深圳为例);三是符号:都市"浮城"的旨向与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