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20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韩偓不仅是唐末一位被清《四库全书》馆臣称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的忠臣,而且是唐末最后一名著名诗人。本文特为之编撰生平和诗文系年的简要年谱。  相似文献   
142.
张君弘 《文化学刊》2013,(2):140-145
明金辽沈之战,袁应泰败亡,于当朝和后世多遭诟病。本文以袁应泰的家世背景、仕途履历为基础,对袁应泰的治水功绩、优良品质作以归纳总结,并对明金辽沈之战的历史过程和深层原因作以梳理分析,力求对袁应泰的一生,特别是辽沈败亡一事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3.
吴敏莉 《语文天地》2014,(12):45-46
所谓比较,就是既要探究事物之间的共性,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差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学生在比较中知人论世,不但可以体会差异,把握特点,还可以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一、比较生平境遇,梳理诗情变化刘勰认为,文学受现实制约。不同时期的作品由于作者生活境遇的改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史传材料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  相似文献   
144.
龚自珍是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先行者.黄遵宪是近代诗坛上时巨子,新派诗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龚诗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社会发端之际产生的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它千姿百态.奇境独辟、灵活多样.黄诗则广、多、新、长.龚诗在思想内容方面对黄诗有所启迪和影响,黄诗在艺术方面对龚诗也有不少继承和发展.两者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这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家世、生平、为人、处世有着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5.
本文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对唐代书法中八分书作家蔡有邻、梁升卿、韩择木三人生平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初步确定了三人的生卒年,又全面稽考了三人的仕宦经历,这都是书法史研究方面尚未有人做过的开拓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6.
陶渊明诗句“久游恋所生”中的“生”,历来注家皆作“生养”解,把:所生”或释为父母,或释为母亲。本文对此注释不尽苟同,并把诗句放到陶渊明整修游宦心境中去考察,从其社会历史、生平思想去分析,认为“生”应作“生活”解,“所生”指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147.
刚拿到曾毅的资料时吃了一惊,只见上面写着:"拒绝了上海通用电气公司的邀请,选择了航天事业。"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曾位列世界500强之首,外企中的王牌,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竞然被他拒绝了?! 终于见到曾毅本人,从外表看,他没什么特别的:中等个头、面庞瘦削、目光有神,些许四川男孩的模样。可是跟他聊了一会儿,就开始对眼前这个人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8.
郭从周(1912~1996)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翻译家,1975年退休后,又在1978年返聘“人民”工作十年。他是民盟盟员,我常去家访,并互通信十多次。1992年1月21日郭从周给我寄来《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一文,并附信说:“知道李仲武‘九一八’以后情况的,现知只有他的学生三人,除我而外,还有西北大学教授沈鹏飞,上海华东师大教授李毓珍(余振),我们都是八十来岁了。……我补充材料不多,我希望你收集一下书中材料,再补充一点我的材料写成李仲武生平,做这点好事功德无量。如能在《瞿传》再版时给李仲武添上几句,也使这个好人名垂史册。”现将郭从周写的《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全文提供,请编辑部考虑发表。(张慎趋提供)  相似文献   
149.
<安庆师院学报>创刊10周年的时候,作为一名助教,生平第一次,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积累写成文字,送给了学报编辑.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