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在北京大兴一中的校园里,有一位优秀的党员教师,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可爱的小英老师”。这位教师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可抵挡的亲和力:她脸上永远带着笑意,说起话来噼里啪啦,偶尔还会眯起眼睛,走路时胳膊一甩一甩,言行举止间透着一丝孩子般的纯真。  相似文献   
12.
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客家古邑(是指今广东省河源市所辖五县即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源城区等地域地理的范畴的统称,是秦设古龙川的一部分)家训中的言行举止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为官之道和交友齐家之道等"四道",堪称家训文化最值得称道的智慧之光。对于破解今日社会之道德滑坡、公德意识薄弱、美德式微等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谓用之恰逢其时,若加以科学继承、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必能实现今人"修、养、治、平"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奋斗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工,面对着复杂的德育内容,往往苦于无处下手、无法下手,虽一再努力,但收效并不理想,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时地表露出太多的随意性。面对学生的各种失控行为,我们总不至于束手无策吧?原因出在哪里?德育工作究竟该从何处下手?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小学生》2013,(2):36-36
读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后,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教师的心态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凡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应拥有阳光的心态,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拥有阳光心态,幸福必定随之上路。2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明白:教师首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就像在汶川地震中,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敬畏,让人们的内心丰富宁静而有所畏葸戒惧,人们的言行举止才能更有约束从而在“有限的自由”中不断趋近真善美。课堂,无疑是我们作为教师心中最应该敬畏的。  相似文献   
16.
吴宾 《学子》2012,(6):64-64
一、课堂常规的分类1.纪律性常规。纪律性常规指的是学生在所有课堂上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纪律性常规侧重于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是《中小学行为规范》校规、班规中涉及课堂学习的相关部分。制定纪律性常规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如,德育处、学生处等)、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俗语云: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小时候听父母说这两句话,并不知是何意。来到武汉上大学,我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结识了来自欧洲、美洲、澳洲及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外国朋友。最初与这些异域朋友交往时,还真不太适应。当然语言是第一关.这点早有心理准备,“闯关”也并不难。而另一种“隔阂”——思想观念方面的文化差异则难以一时消除,以及由此带来的言行举止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凌宗伟 《中国教师》2009,(12):55-56
<正>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和理念在师生员工言行举止上的具体表现,是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综合反映。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映射着一个校长的眼界、心胸、素养和行为。本文试就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影响谈谈个人的认知,以求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复杂的词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组成要素。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是人类中某个民族所创造的。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探讨它的成败得  相似文献   
20.
蒋欣 《健身科学》2015,(4):8-10
[忘记自己几岁] 有些中老年人在心里总愿意叨念一个“老”字,还经常把“岁月不饶人”挂在嘴边,更有甚者,有些老人害怕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害怕过年过节,不愿过生日.这种过分在意年龄的做法,是很难获得身心平静的. 人往往在年轻时容易忽略年龄,也更容易摆脱年龄的束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已经嫁为人妇的女性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小姑娘的娇嫩模样,比如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可以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