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54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是审美的、诗意的及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精神的陶冶和情趣的提升,关注语文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就现代汉诗语言冗长芜杂的现象与后现代派提出的"剔除修辞"、"甩掉隐喻"等观点,按诗学本质规律表达个人的意见:用现代汉语写诗亦须遵守"诗意的言说"之规则;隐喻是使诗表现生动的"意象化譬比";运用"减法"于"句思维","损之而益"是艺术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63.
我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2004年第1期上曾发表过一篇《新课程语文课堂的诗情追寻》之后,常有一些中青年老师谈及,持赞赏认同者固然占了极大多数,但也有为之困惑,甚而对某些课堂中的所谓诗化之举表示疑虑的。  相似文献   
64.
梅洁的散演绎着一个生命的悖论,她受尽了苦难,却以无以伦比的善良对待这个世界,她的散用诗意化的倾诉言说着人间的真情,呼唤出人们心中的善良,理解和责任。  相似文献   
65.
对话教学理论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茧的基础理论之一,且《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在课改实践中,“对话”一词使用频率之高更是前所未有,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以至“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发出这样的疑问:“强调教师、学生、课文作者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平等对话,但其精神实质,我们是否真的把握准确了呢?”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运用了对话式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的积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67.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的确,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文采飞扬。它的语言或朴实无华, 或生动幽默,或闪烁哲理,或富于诗意……,总之,鲜明独特, 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那么,作为"思想感情外衣"的语言,怎样显出你的独特风格来呢?  相似文献   
68.
彭富春先生的《文学:诗意语言》一反传统文学探讨的模式,在中西思想的边界上深思了文学的本性,这对哲学以及文学均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当下如何真正走向文学自身,从而建构现时代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彭富春先生思想的苦心所在。  相似文献   
69.
在通感视野下进行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力,通过体验情感美,拓展想像力,徜徉意境美中去倾听人的生命、关注人主体,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进而丰富、健全人的感觉,使生命在通感审美中诗化,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70.
清轶的散文大多是在一种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这种特定的背景可能就意味着对诗意乃至于对生命的疏离,可偏偏就在这时候诗意就诞生了:对生命的重建,对脆弱生命的一种形而上的追求,本身就洋溢着诗意,浸透着一种盎然再生的、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