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11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罗晖 《科技广场》2008,(3):140-141
BSP-16处理器具有功能强大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非常适合应用于实时视频监视系统。本文首先根据视频图像编码原理及H.264建议的要求,提出了基于BSP-16的实时视频监视系统的构架。  相似文献   
102.
马靖  丁蕾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I0036-I0040
介绍了剧毒污染物二恶英的基本特性以及焚烧过程产生二恶英的特点,阐述了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于二恶英连续监测的潜力。对于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恶英,以其替代物作为检刹对象的REMPI—TOFMS检测技术在连续监测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孙丹 《中国科技纵横》2010,(6):267-268,263
针对船舶压载水携带微小生物导致物种入侵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可排放的压载水中10μm至50μm的可栓出存活生物的浓度应小于10cells/mL。常规显微镜检测方法要求生物量为10^6cells/mL较为适宜,生物量较低时需对微小生物扩增培养,耗时较长,满足不了快速检测的要求。针对低生物量检测问题,本研究采用自制硅铁复合絮凝剂,以人工培养的海洋微藻模拟船舶压载水中微小生物,对微藻进行絮凝富集和快速检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能力,对于细胞浓度分别为5.55×10^5cells/mL的异弯藻和1.99×10^6cells/mL的三角褐指藻,絮凝剂浓度分剐为0053μL/mL和0.027μL/mL时,絮凝效率都能达到91%以上;对藻细胞浓度低于10^6cells/mL系列浓度藻液的絮凝实验表明,该絮凝剂能实现对藻细胞浓度低于10cells/mL微藻的捕捉富集。该絮凝富集方法的使用。为船舶压载水中微小生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海洋入侵微小生物监测应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可视化效果,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操作工具实现环境的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和组态技术的环境监测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在系统中,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由信息融合技术建立环境参数模型对监测环境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利用WebAccess网际组态软件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远程动态配置,已实现环境的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产权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企业会计理论的融合,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更具经济意义.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使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监督体系之一的会计监督体系低效甚至无效.本文将在产权理论基础之上,讨论其低效原因并提出会计监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章勇 《考试研究》2020,(2):11-15
以科学监测和精准督导为抓手,全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长沙教育近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促进区域优质均衡发展,需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借助大数据,让区域优质均衡教育督导从经验指导走向实证引领。对长沙市X区进行实证数据分析,该区需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优化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缩小区域内校际差异。  相似文献   
107.
采用ARM7核心芯片LPC2138,设计了一套短消息和电话网络协同工作的远程监控系统,并将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到该系统上、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与软件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对黄州城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分析表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区内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悬浮颗粒物。针对各污染物特点,进一步提出今后污染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9.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论述国内外荒漠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当前荒漠化评价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展示了3S技术应用于荒漠化评价与监测的趋势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荒漠化基础理论与评价体系的必要。同时,作者在将荒漠化概念理解为“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所造成的以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基础上,提出了红色荒漠化概念,即指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因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并做出基于3S的红色荒漠化评价与监测的技术路线设计。即:1)确定红色荒漠化生态基准的时空尺度;2)建立各种红色荒漠化典型类型的数据库;3)基于3S的红色荒漠化评价与监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