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篇
教育   41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2.
唐敏 《科教文汇》2011,(32):53-53,59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乡土文学女作家,是对美国西进运动进行热情歌颂的伟大诗人。《啊,拓荒者!》是她的第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凯瑟的小说中的女拓荒者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揭示其中蕴涵的凯瑟的女性主义思想:对父权社会的不满和控诉以及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113.
《格林立夫》:弗兰纳里·奥康纳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立夫》(1 95 6 )是奥康纳的著名短篇 ,1 95 7年获得欧·亨利奖。国外评论界对该小说已有不少争议性的评论。国内评论界虽偶有评介 ,但未作深入的挖掘。本文对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相关的细节、意象进行分析。认为 ,奥氏通过主人公梅太太的命运表现了她在其他作品中未曾触及的主题 :女性如果放弃自己的“角色内容” ,按照男性的生活方式追求与之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势必再次蹈入男权社会的窠臼 ,难以取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相似文献   
11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nd with the bo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newly arrived students in schools? This question has hitherto been given little attention in relation to the field of migration and education.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Ahmed's critical feminist phenomenology,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embodied experiences of the different contexts that newly arrived students encounter in a rural monolingual school in Sweden. The empirical data are based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conducted in introductory and mainstream classrooms, as well as interviews undertaken with newly arrived students during a year of fieldwork. The findings of our study show how close attention to newly arrived students' embodied experiences can help to dispel prevailing myths surrounding inclusion, bringing to light thereby how the current lived conditions of inclusion in fact carry with them lines of exclusion.  相似文献   
115.
The paper explores questions of power arising from feminist facilitators running a doctoral writing group at a UK university. Butler’s [2014. Re-thinking Vulnerability and Resistance. [Online]. Accessed September 12, 2017. http://www.institutofranklin.net/sites/default/files/files/Rethinking%20Vulnerability%20and%20Resistance%20Judith%20Butler.pdf] theorisation of precarity and vulnerability inspired us to re-think normative constructions of research writing and the academic identities and subjectivities this presupposed. Our doctoral writing group was imagined as a space to think collectively and reflexively about the thesis, the multi-faceted power-dynamics at work in its production, and our relations to the text as both writer and audience. This paper antagonises some of the pedagogic consequences of inviting seemingly ‘personal’ matters into the space of the writing space and, subsequently, the doctoral text itself. We speak back to discourses that position doctoral writing as always and only an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ising endeavour, that eschews encounters with the personal and relational. Indeed, we recognise that configurations and spaces for research writing are always ‘political’.  相似文献   
116.
从社会角度、性别的角度,分析女性产品的出现和女性意识在设计中的体现,女设计师的女性主体意识在设计和设计行为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7.
本借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美国名作家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在《红字》中,霍桑揭示出女主人公海丝特在清教男权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女主人公海丝特的坚强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同男主人公的软弱和对命运的无助进行对比,颠覆了男权社会把女性作为“客体”的传统观念,在自己的想象“红字”世界中为海丝特赢得了一个“主体”的位置。正是通过对海丝特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表达出霍桑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8.
女权主义社会平等观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权主义无视性别差异的平等理论会导致两性实际上的不平等,而建立在女性独特经历基础上的承认性别差异的平等又可能导致现实的危险。马克思的女性解放以政治解放为前提,以人类解放为指导,结束抽象的男性原则,恢复感性的女性原则。所以,女性解放不仅在于解放女性,而且使男性也获得解放,使全人类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19.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一个由阮元、王豫两大家族女眷为主、参与成员及于长江南北的女性诗文团体在扬州一带异常活跃。这一团体名曰"曲江亭诗社"。她们不仅诗文唱和活动频繁,而且文学成果也颇为丰硕,但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女性诗社,如"清溪吟社"等,名声则远远不及,主要原因乃在资料缺失。通过对清代地方文献的搜罗,得其点滴遗迹,并借此复其概貌。  相似文献   
120.
文章论述了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兴起及其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认为女性主义教育学对知识论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指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知识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