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2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语言的节奏就是语音的徐疾、高低、长短、轻重及音色的异同等对立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交替、往复回环的周期性组合方式。由于汉语节奏周期的长短不一,组合的对立因素又不相同,就形成了汉语节奏的不同类型:声韵律、平仄律、扬抑律、音顿律、长短律、快慢律、重轻律等。为寻求语音美的汉语修辞方式必需具备汉语所特有的节奏形式,汉语节奏的主旋律是语音修辞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42.
宋代学在我国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本把宋代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北宋初期、北宋中叶、南宋初期及南宋末年)就这四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在其特定的环境下涌现出的杰出作家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3.
WTO过渡期后,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外资进入速度加快,给本土零售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跨国经营对中国零售业就显得非常必要;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分析,中国零售业已具备从事跨国经营的条件;中国零售企业要取得跨国经营的成功,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并选择有利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44.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45.
虚词在先秦诗歌里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十分复杂。在《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里,许多虚词并不象人们一般理解的那样都有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其中一部分虚词在诗歌中只有修辞作用。按传统方法去研究这一类虚词,往往造成对它们词性、意义、用法的看法不一致,导致词语理解的混乱和对诗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46.
对修辞策略的研究是修辞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试图对修辞叙事学的修辞策略进行梳理与扩充,从作者—文本修辞策略,文本外修辞策略以及修辞的非技术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叙事修辞的各种可能性,以期对此有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47.
修辞格的使用最能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向本贵小说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它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景物描写中多用拟人修辞,使景物在小说中充当一个能与人物和情节交流的“人物”出现,充当人物情绪的晴雨表、小说情节的催化剂,充分地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服务。二是在比喻修辞中,他总是选择那些与农村生活特别是湘西农村风物人情相关的事物充当喻体,既突出小说的农村生活和农民本位,又使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8.
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化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的本性是修辞性即不稳定性,它从根本上悬置了逻辑并对语法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使构成语言科学的语法、逻辑和修辞三者一直处于矛盾的张力关系之中。语言不再是纯粹而明晰的,一切有语言构成的文本便不再有传统意义的凝聚,而是意义的消散。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作为一种解构思想方式,与启蒙时代的批判思想相似,它虽然有过分强调修辞性对语言的控制之嫌,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根据谭永祥先生1983年首创的序换辞格论述,结合近期的语言材料,用吴士文辞格结构理论,对序换格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语法单位为标准划分出序换格的类别,并归纳出序换格的修辞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这个比较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