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47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教育   174919篇
科学研究   25588篇
各国文化   1198篇
体育   9346篇
综合类   5191篇
文化理论   2260篇
信息传播   31653篇
  2024年   1549篇
  2023年   5583篇
  2022年   1640篇
  2021年   2127篇
  2020年   3074篇
  2019年   3224篇
  2018年   1702篇
  2017年   2974篇
  2016年   3319篇
  2015年   5310篇
  2014年   15230篇
  2013年   11383篇
  2012年   13866篇
  2011年   18347篇
  2010年   19084篇
  2009年   18775篇
  2008年   19062篇
  2007年   17281篇
  2006年   17116篇
  2005年   15713篇
  2004年   14644篇
  2003年   13661篇
  2002年   9055篇
  2001年   7125篇
  2000年   4451篇
  1999年   1175篇
  1998年   893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影视明星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牵动世人的目光,而看法却各不相同,不但因人而异,前后也大相径庭。先前注意“搜索”明星们的闪光点,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而现在呢,除了盯着他们的生活隐私,就是“用平民的视角”,去“挖掘”他们“人性”中的“本能”或“天性”。这似乎正在形成一种时尚,一种摩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学德 《兰台内外》2003,(6):52-53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延吉历史上曾有过好几个名字:南荒、南岗、烟集岗、延吉岗、局子街、间岛等,关于延吉和它的这些曾用名的起源说法不一,没有确切结论。从南荒围场到南岗延吉这块地方金代属海兰路总管府,明代属锡粼卫、布尔哈图卫、爱凡卫  相似文献   
156.
新浪分类体系的特点、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简简要地分析了新浪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的特点与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7.
寒山飞虹 《武当》2003,(2):28-29
纵观今日武当拳功理功法的研究,大致走向远未能完全脱出所谓“内家四大楷”之框架,形意远追六合古谱,大成脱胎而立;太极走出家门,愈演愈繁;八卦老树新华,多有点缀;通背未溯宗本,独步武林;一套“太乙五行”压轴,“松溪”独秘,“自然”有继,“三丰”弘阐,“铁松”高倨,“太乙”藏隐……。武当武术已走出了  相似文献   
158.
阎长河 《武当》2003,(2):31-32
八极拳亦称开门八极拳,有孟村吴氏八极和少林八极两大流派,这里介绍的是盂村八极。 在八极门中一向视“六大开”为八极门的极至,成为秘门绝技,从不轻易外传。“六大开”实际上是八极拳技法的总结和概括,进一步讲,是八极拳打开方式的核心,立  相似文献   
159.
谭大江 《武当》2003,(4):13-15
四、目睹张祖意合太极拳的风格 在秘谱《太极拳道论》中,记有“真人张三丰行功架谱”三路,一路为七十二势,二路为六十四势,三路为五十七势。据张兴洲介绍,此三路太极拳练法与他家太极多有不同。陈式太极偏于冷脆刚猛,不利于养生;其他太极则强调松柔,有养生大用,但技击效用得之较迟。而本门张祖意合太极拳分三步练法,一路练柔,柔中有刚;二路练刚,刚中有柔;三路刚柔兼练,得刚柔相济。学者苦练三年,不仅养生之益得之于身,而技击功夫必致大成。此三路练法惟第二路与杨班侯当年所练快架相似,个中缘由,下文有叙。  相似文献   
160.
如何纠正背越式跳高的“倒体过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初学者,甚至一些训练有素的跳高运动员,不能较好地把助跑起跳时的腾起初速度及起跳后获得的垂直速度合理运用,因而造成了起跳后身体过早向前冲出,即“倒体过早”的严重错误。“倒体过早”一方面减小了起跳时获得的垂直速度,缩短了身体重心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造成了肩或背过早碰杆,而且也不利于过杆时杆上动作的顺利完成,还易使下一个“坐杆”错误动作的产生。显然“倒体过早”对合理完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优势及提高运动成绩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倒体过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纠正,以提高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