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68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2122篇
教育   306748篇
科学研究   18150篇
各国文化   2759篇
体育   13853篇
综合类   8663篇
文化理论   2574篇
信息传播   51133篇
  2024年   1438篇
  2023年   5869篇
  2022年   4109篇
  2021年   5670篇
  2020年   6276篇
  2019年   5831篇
  2018年   2786篇
  2017年   4854篇
  2016年   6424篇
  2015年   9909篇
  2014年   26403篇
  2013年   20112篇
  2012年   24234篇
  2011年   38047篇
  2010年   40100篇
  2009年   35968篇
  2008年   32984篇
  2007年   26412篇
  2006年   23439篇
  2005年   20585篇
  2004年   18716篇
  2003年   14085篇
  2002年   10164篇
  2001年   7400篇
  2000年   5792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026篇
  1997年   874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537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纪勤 《上海集邮》2003,(11):I004-I004
《水》专题卡集始编于1997年夏季,也就是全国集卡热退潮之后。当时的想法是:作为一名集卡爱好者,有责任把自己多年来的收藏成果制作成精美的卡集向世人展示,以此为推动中国集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
8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飞机发明100周年》特种邮票(以下简称"飞机邮票")一套两枚,邮票设计者是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聂崇文和黄华强先生。经黄华强先生推荐,笔者采访了聂崇文先生,下面是笔者(■)和聂崇文先生(●)的对话。 ■聂老师,很高兴能与您聊聊飞机邮票的设计。请您先介绍一下飞机邮票的设计背景。  相似文献   
73.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3,(4):1-1
本期封面照片得到《新民晚报》摄影记者陈正宝的大力支持,使"江主席观赏'人大'纪念邮册"照片得以刊登,这是上海集邮界的荣光。 今年上海集邮节的主题是"集邮,使您生活更精彩"。主会场的邮展强调趣味性,但集邮节整体的重点似乎还是专题集邮:市邮协特邀北京集邮家专程来作专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阐述了体育 (与健康 )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对体育 (与健康 )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杨青峰 《新闻知识》2003,(2):53-53,52
接到祁念曾先生的新著《岁月如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被紧紧吸引住了,打开书本一口气往下读。书中记叙的不少人和事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就是作者曾经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宝鸡故土上的真人真事,读来亲切感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文艺界著名人士的访谈和追忆,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受到人们的敬慕和怀念;也有一批弄潮于改革开放激流,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时代骄子,他们为新时代新生活谱写了新篇章。祁念曾以其饱满的热情和颇富才华的笔触,弘扬时代精神,挖掘人物的心灵,让读者在赞颂他们为社会为事业所做贡献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他们坚定的  相似文献   
77.
朝阳  丁子 《精武》2003,(2):1-1,4
大牌导演张艺谋本是以拍“纯文学”艺术而蜚声国际影坛的,譬如咱耳熟能详的《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属于“纯文学”电影艺术,与通俗文学不搭界,更与上不了台面的武侠类文艺作品不沾边。大概因为武侠文学是“下里巴人”欣赏的东西,  相似文献   
78.
郭小平 《声屏世界》2003,(11):38-40
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定位独特、品位较高,展示了镜头背后的镜头,挖掘文字背后的新闻,展现声音之外的故事,凸现了视角之外的视角,在电视人物谈话类节目中展示了其生存逻辑和独特的内容处理模式。并以“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方式,实现节目主持人与栏目的良性互动,为栏目的品牌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平等和互动的追求,不仅是《记者档案》为克服该栏目对“旧闻”的重复、走出谈话类节目的窠臼的成功范例,也给其他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定位与栏目策划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模本。  相似文献   
79.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