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009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教育   231909篇
科学研究   8157篇
各国文化   2631篇
体育   9612篇
综合类   5086篇
文化理论   1894篇
信息传播   44146篇
  2024年   664篇
  2023年   2994篇
  2022年   2350篇
  2021年   2884篇
  2020年   3004篇
  2019年   2587篇
  2018年   1442篇
  2017年   2563篇
  2016年   3764篇
  2015年   6084篇
  2014年   18957篇
  2013年   12624篇
  2012年   15074篇
  2011年   29145篇
  2010年   33201篇
  2009年   29721篇
  2008年   24672篇
  2007年   20250篇
  2006年   19310篇
  2005年   16561篇
  2004年   16688篇
  2003年   12978篇
  2002年   9239篇
  2001年   6763篇
  2000年   5238篇
  1999年   1095篇
  1998年   758篇
  1997年   643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433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马原年 《武当》2001,(1):16-1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对各派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其中有两句话,即“所向无敌”和“从心所欲”却被人忽略了。如何达到这两句话的境界,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我想就太极推手如何走向“所向无敌”之路,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72.
新邮补报     
《上海集邮》2001,(4):10-10
  相似文献   
973.
974.
本文通过讨论《地铁站里》与中国古诗词所具有的相似的艺术表现力,说明语言的共性不是体现在文字形式上,而是体现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上,并表现为心理层上相同的概念结构。而就诗歌而言,心理层上相同概念结构的实现过程就是诗歌意象的实时建构过程。相似的艺术表现力是其实现的基础,也是诗歌语言的共性取向。  相似文献   
975.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疆界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976.
位于鄂西北的竹山县是“打工大县”,打工经济占了该县经济的半壁河山,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万多人,占该县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这支庞大的队伍忍痛撇下他们正在读书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由此形成的留守学生超过6000人。竹山县教育局实施的“亲情关爱留守学生工程”有效地弥补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中的盲点,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学生找到了家的感觉,受到家长欢迎,得到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77.
杨永平 《收藏》2006,(4):147-147
20世纪头20年,吴昌硕在上海乃至全国的画坛,书坛可谓如日中天,无人能出其右,对当时画风的影响相当深远,一时间,学画者络绎,求画者不绝。  相似文献   
978.
979.
姚秀珠 《小学生》2005,(7):20-21
顽皮的风不停地鼓着嘴吹气,把乌云从这座山吹到了那座山,乌云被风吹着,只能不停地向前面跑,不一会儿就到了这个在都市边边的小镇上。 乌云实在跑得太累了,只好叫风停一下,让他休息休息。可是当他停下来喘气的时候,大颗大颗的汗就从他的身上流了下来。 当乌云的汗水一颗接着一颗掉到地面上的时候,地面上的人们就开始大声地叫了起来:“下雨了,下雨了,快找地方躲雨喔!”而且每个人都用手遮着头,跑来跑去的,想找个地方躲雨。  相似文献   
980.
【导言】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时代特点,刻画出了别里科夫这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本片断试图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为别里科夫写碑文,创造一种比较新颖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使学生能更立体化地把握别里科夫的个性特征,体会他的悲剧色彩,从而为深入主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