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教育   17407篇
科学研究   491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637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112篇
信息传播   30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945篇
  2011年   3105篇
  2010年   2157篇
  2009年   1987篇
  2008年   2531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178篇
  2005年   145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51.
在以竹筒木牍为书写材料的千百年间,我国人民不断摸索总结,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编联、书写道路,又对后世书籍的剪切、排版、印刷、装订以及文章体裁、行文规则等等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是我们今天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同仁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知识之一。“杀青”或以为用火炙干简牍,或以为文章书籍写定收笔不再改易。秦汉简牍实物所载文字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古文。木牍书写前似曾用一种特殊液体涂抹,用以防潮、易于受墨而不致晕染。  相似文献   
152.
《新闻天地》2006,(6):38-38
近几天来,有人在网络或报纸上发表批评“超女”的文章,也有人发表驳斥批评的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阅评员认为,在网络等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一个引起轰动的娱乐节目有不同看法,见仁见智,是正常之事。有的批评,是趣味不同引起,有的是因误会而产生。这些还有赖于我们省内媒体多作些正面报道来沟通。有关“2006超女”活动的开展,国家广电总局作了批示,省广电局正进一步落实这些批示,以求把这个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办得更好,更有品位,更  相似文献   
153.
2005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出“读后随感”专版专门发表各方面读者的意见、建议。专版共发表8篇随感,既有《敢提意见好》、《博士也来读理论周刊》等褒扬、肯定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4.
李幽幽 《军事记者》2006,(11):35-36
如何让典型走近读者,为读者接受,一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难题。去年初,空军报社为了活跃典型报道工作,丰富版面内容,决定为我开设专栏——《幽幽之约——倾听你的故事》。在报纸上为编辑开设个人专栏,这在《空军报》历史上是头一次,我的压力很大。专栏文章不同于以往的报道样式,怎么写?写什么?我心里没有底。社领导知道我的顾虑后说,专栏文章的思路应该从写事的思路转变为写人的思路,用亲身体验的方式,以一名女记者独有的视角,走近部队,了解变革中军队的人和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当代军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这样文章不仅有写…  相似文献   
155.
本刊开辟的“编辑手记”专栏,通过通讯员寄到编辑部的原稿、见报稿和编辑的体会,让通讯员了解编辑的思路和要求,了解“毛坯”是怎样“脱胎换骨”变成见报稿的;领悟如何选择新闻素材,如何从原材料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挖掘新闻,如何选择生动的新闻表现手法,进而提高新闻的采写水平。  相似文献   
15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人民前线报始终把宣传的重点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基层官兵,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服务。在成功推出“记者夜访连队”、“开训进行曲”、“记者走进训练场”等专栏后,近期又推出了“到基层碰新闻”专栏,每篇稿件写法新颖,现场感强,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很快成为报纸宣传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通读这个专栏的稿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方式,是人民前线报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7.
我坐在电脑前轻轻敲打着键盘,宛如叩开心扉一般,往事在我胸中掀起阵阵难以平静的波澜。参军到部队后,当我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报》,便喜欢上了这份离我最近的报纸。看到报上的文章有不少是写我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所以也给了我一种写稿的冲动和勇气。从1987年开始,我便提笔给《解放军报》写稿,怎奈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写作时靠的是照葫芦画瓢,所以,投进邮箱的稿件一篇篇如石沉大海。尽管如此,那时每天一份的《解放军报》我都嫌来得太迟,每到一份我都会迫不及待从头看到尾,希望能找到有我自己名字的文章。然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我没有停笔…  相似文献   
158.
提到“深度报道”,许多人脑海中的印象,都是那些“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动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被誉为我国深度报道经典之作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章,每篇洋洋洒洒近万字,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征服过千千万万读。如此看来,深度报道似乎不是大主题、长章,就有名不符实之嫌。难道说深度报道,除了宏观中观经济扫描透视、对政策决策阐释分析之外,抓社会热点难点聚焦特写,油盐酱醋、水电气等为老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的报道,就与深度报道无缘么?  相似文献   
159.
李成贵 《新闻前哨》2006,(11):30-30
言论的点子,实际上是一种引导,是一种启示,是一种意向。对于作,是引发其写作冲动的动力;对于读,则是引人人胜的“诱饵”。也许可以说,点子是与章的题目有着紧密联系而又不完全一致的一种感觉,一种可以意会而又不溢于言表的存在于章中的一个“影子”,是作表达论题(主旨)的一种角度。有些言论的点子一看题目,就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言论的点子是读完了才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160.
文章指出,2005年,中国报业以广告收入下滑为表征,引起业内各方对其发展态势予以不同解读。这些解读关平如何把握中国报业的未来。文章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的“波动论”;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的“拐点论”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的“节点论”进行比较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