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教育   17411篇
科学研究   491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637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112篇
信息传播   30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945篇
  2011年   3105篇
  2010年   2157篇
  2009年   1987篇
  2008年   2531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145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好稿是改出来的。改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大到谋篇布局、标题拟制、行文格式,小到标点符号错别字.都是在“改”中完善,“改”中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李明海 《师道》2012,(12):40-42
我们注定没法绕开叶圣陶。几代人中,读语文的孩子如此,更不必说教语文的老师了。读他的文章。似乎从来都了无负担,平平地读,会心地笑,朗吟,默念,几遍下来。  相似文献   
993.
赏罚之道     
张燕 《母婴世界》2012,(12):10-10
最近看了一位朋友——丫妈写的育儿小札《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的启迪》,丫丫两位老师智慧的语言、教育方法让丫妈颇有感触。这篇文章也让我击节叫好,忍不住拿来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94.
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些关键点,它可能是句子,也可能是段落,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些地方的理解对于理解全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弄懂了文章的关键点,其他地方也便迎刃而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进行质疑。为研究方便,在教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之前,笔者采取先传授发问方法后自主发问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质疑。  相似文献   
995.
什么是朗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朗”——①光线充足,②明亮;读——看着文字念出声音;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由此可见,读,是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再看王安石的《伤仲永》竟有了别样的感触,纵观我县初中生近两年的考场作文和平时的习作,大多文章不值得一看,更别说像小仲永那样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大多数学生觉得作文就是为了交作业、考试、得分,而忽略了自己能写什么,会写什么。这样的状况,巧妇有米也照样为难。自然的,我们批阅的自然有很多是虚假、雷同、程式化、无厘头……的文章。  相似文献   
997.
张燕 《母婴世界》2010,(10):10-10
如果真有这么一本说明书,您敢照着上面的一二三四ABCD去开发您的宝宝吗?尽管封面封底和书腰上写满了华丽丽的专家推荐。大概,还是持怀疑态度吧。不过,这本书应该好卖,很多爸妈都会持着谨慎而期待的怀疑态度买来借鉴一下。所以,本刊本期特别策划精心为家长们打造了一期《快乐发掘孩子的潜能》,我们尽量少一些枯燥的学术文章,多  相似文献   
998.
幽默风趣的人,大家都喜欢接近,幽默风趣的文章,大家都喜欢看。在作文中适时地“幽他一默”,不仅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999.
主意亮点:新颖审思耳目一斯【背景】在高考中,就应审视话题,思考生活与人生,表现出独特而深邃的思考,以其新颖的立意吸引读者。【方法】拒绝人云亦云,注重独与细:  相似文献   
1000.
有许多班主任勤于笔耕,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甚至著书立说,出版了一部又一部专著,赢得了教育人生的辉煌,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可喜的。但是,令人叹息的现实是,一方面,教育报刊为缺乏有真知灼见、让入耳目一新的好文章而苦恼不已;一方面,广大班主任的智慧和才华“养在深闺人未识”。更多的班主任疏于动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