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8218篇
科学研究   344篇
各国文化   157篇
体育   398篇
综合类   228篇
文化理论   133篇
信息传播   145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1206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池军华 《教学随笔》2015,(4):183-185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守住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必须承担的责任。如今,我们比任何时代都缺乏民族精神信仰,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在茫然徘徊在功利追逐的漩涡中,而淡忘了自己身份的民族本色。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亲近国学大师,回归生命归属的本真色彩,这是我们民族走向强盛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02.
绥阳县地处遵义市东北部,自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汉三贤之尹珍在此设帐讲学,给蛮荒之地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冉琎、冉璞兄弟筑合川钓鱼城,抵御蒙军改写历史;廖公弦、李发模、杜兴成等文艺名人唱响时代强音,为绥阳赢来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的美誉。在这丰富的文化底蕴积淀中,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103.
<正>1.早间晨读,15分钟效果佳。早晨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一般可以在当天就把要诵读的内容布置在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学生一进教室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始诵读。一般来说,连续读15分钟,无论是诗词还是优美片段,  相似文献   
104.
在实用主义影响下,当下大学外语专业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所占比率日渐减少。本文以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的德语专业教材为例指出这一走向,倡导摒弃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高扬人文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外语教育模式,呼吁文学作品回归外语专业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5.
《辅导员》2014,(23):F0002-F0002
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共有三个校区,在校学生1780人,教职员工145名,其中专任教师86名。学校始终坚持“传承中华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的素质教育之路。通过校园文化节构建活动,逐步形成三月风筝文化节、四月经典诵读节、五月感恩节、六月家校联欢节、九月科技创意节、十月河洛跳绳节、十一月数学文化节、十二月传统文化节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6.
周翠如 《广西教育》2014,(24):56-57
正观察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冬梅的许多经典课例,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亲和、智慧。张冬梅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数学在儿童眼中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是"温柔、亲近"的。因此,她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让学生在亲和的学习氛围中亲和地学习"亲和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亲和""自从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瞧,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红和哥哥小明正在跑步呢。小红说‘我跑2圈’,小明说‘我跑4圈’,每圈跑道长  相似文献   
107.
据2011年3月12日《广西甘报》报道: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联合主办的“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结果公布,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七个中华传统节日首次以各具特色的标志的形式出现,并试行推广一年。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叙事心理学为理论背景,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中华民族急需走出历史创伤、展开现代化追求的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文学治疗功能。它揭露了以梁启明和孙长宁为代表的两代人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创伤,并通过创伤性叙述使之得以外化;以一种浪漫的抒情笔法描绘了艰难岁月中"残存的美好",给陷入绝境的心灵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以一种童话体的结构给读者以心理的抚慰,使刚刚经历了创伤的灵魂得以舒缓;以倒叙的手法和上下篇的结构让读者与故事中的苦难拉开了距离,预示了苦难的结束、幸福的到来。在此意义上,《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应该成为"伤痕文学"中承担民族心理创伤治疗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109.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现在依然滋润我们的心田。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而且可以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独特的感染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0.
汉语言文字蕴含着中华文化丰厚的内涵,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我们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训练,对每个年级识字、写字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如何来切实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帮这些学生画出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