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28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489篇
教育   114365篇
科学研究   23958篇
各国文化   472篇
体育   5321篇
综合类   4051篇
文化理论   1433篇
信息传播   37693篇
  2024年   437篇
  2023年   1620篇
  2022年   1087篇
  2021年   1776篇
  2020年   2114篇
  2019年   2030篇
  2018年   1201篇
  2017年   2122篇
  2016年   3024篇
  2015年   5434篇
  2014年   13066篇
  2013年   10926篇
  2012年   13340篇
  2011年   14653篇
  2010年   12501篇
  2009年   11955篇
  2008年   14245篇
  2007年   11149篇
  2006年   9759篇
  2005年   10347篇
  2004年   10160篇
  2003年   9466篇
  2002年   6714篇
  2001年   4991篇
  2000年   3593篇
  1999年   1584篇
  1998年   1498篇
  1997年   1263篇
  1996年   1127篇
  1995年   983篇
  1994年   777篇
  1993年   584篇
  1992年   480篇
  1991年   361篇
  1990年   369篇
  1989年   375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1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论述了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体会,分析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献资源建设和服务、特色建设和资源共享、“学科馆员”的培养、网络建设和献信息传递的强调和重视。  相似文献   
62.
谈谈高校外文图书采访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外图书采访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之一,结合本馆外图书采访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革外图书采购模式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63.
网络环境下提高分编查重工作质量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之中,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本文着重谈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正确处理查重工作中的标点符号、非汉字字符,提高分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4.
介绍民族地方献工作开展情况及日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5.
66.
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沿革为主线,在对文献组织、信息组织、知识组织的特点、方法加以归纳的基础上,引入相关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认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是推动传统的文献组织向信息组织、知识组织过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7.
赵彤 《当代传播》2003,(4):74-75
报刊发行量是报刊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报刊如果发行量少,既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谈不上有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报刊发行销售策略,将有助于报刊在新时期寻求新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网络型电子期刊编目原则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型电子期刊的编目原则问题是进行该类型资源编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网络型期刊的特点探讨了两种原则以及相应的著录要求,即:单记录原则(在印刷版/原始记录中给出访问路径);为网络版期刊单独建立记录的原则。笔者建议采用后者,并讨论了网络型电子期刊的著录信息源的选取。  相似文献   
69.
提高对民族地方献的认识,建立民族地方献组织系统,开展民族地方献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70.
杨增乾 《青海教育》2003,(10):66-66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即起着点拨、释疑、解惑、引导的作用,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去“想”,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争议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