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4篇
科学研究   2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家英 《档案时空》2006,(10):32-33
一、农村档案工作的问题分析 徒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的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开展专项档案工作的比例小。据对某省部分乡镇、村的调查,农村基层组织和乡镇企业开展规范性档案工作的不到50%。二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差。近年来,尽管在农村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金震茅 《传媒观察》2005,(12):44-45
江苏南部地区,简称“苏南”,主要城市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让苏南生机勃勃,并由此诞生了引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苏南模式”。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让苏南登上了时代的巅峰。如今,苏南巳整体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韧期,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国最小,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3452元.对于苏南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广播如何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商品、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应用和分配 ,竞争的对象、范围和激烈程度都有新的变化 ,乡镇企业过去的优势逐渐下降 ,面临的是新的困难和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 ,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的困难和挑战 ,就能更明白地把握好发展的机遇 ,抓住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确立政府围绕企业转的思想。2.优化产业结构。3.建立股份合作制,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4.培养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5.规划“农村工业区”。  相似文献   
15.
16.
<正> 浙江省余姚市1991年涌现出9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其乡镇企业的产值占90%以上。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许多有识之士也从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在十年发展过程中,同城市职工教育相比,已形成如下特点: (1)教育内容起点低,以实用性、应急性、适应性为主。乡镇企业职工出身于农民,他们又在企业从事工业生产,与城市工人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他们又未完全脱离农业,具有亦工亦农的双重身份。同时由于这支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九五”期间南宁市乡镇企业的发展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十五”期间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强手如林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使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呼和浩特市玛钢厂十年来坚持教育奠基、科技兴厂,花血本培养人才,提高职工素质,靠人才狠抓技术改造保持企业兴旺,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兴厂之路。 呼和浩特市玛钢厂的领导清醒的认识到,乡镇企业最大的劣势是人才缺乏,而且国家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群体及社会成员收入不均衡现象是一个社会深层次问题。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本从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群体及社会成员收入不均衡现象的原因入手,积极探求消除不合理收入的途径,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范围内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其迅猛之势与日本五、六十年代经济起飞前夕相似。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亿万农民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消灭三大差别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农业现代化资金的重要来源;同时已成为安置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场所。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污染及危害。这些问题也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有解决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