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凌夫 《寻根》2011,(5):65-69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金山,著名漫画家,也是杰出的书籍装帧艺术家。丁聪的父亲丁悚是中国漫画界元老级的人物。丁聪自幼耳濡目染,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发表漫画,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至1948年达到了创作的巅峰。  相似文献   
32.
书籍是人类智慧积累、传播、延续的主要工具,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装帧设计成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而色彩是首先映入眼帘的,通过色彩我们可以判断书中的主题意、旨、适合对象和文化层次。如果说书籍离不开装帧,那么没有色彩的参与也就称不上是装帧设计,甚至是躯体离不开精神的雷同。  相似文献   
33.
张磊 《图书馆杂志》2001,20(3):48-49
明代历经270余年,工商业的进步超越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其雕版印刷出版事业也同样如此,亦有改进和发展。从所刻书的数量和品种来看也远远超过宋、元,而宋元旧刻传至今日已日见稀少,且藏之几家大图书馆内,成为稀世之物。相比之下,明代刻本传世多,距今近,流播广,阅读、整理、研究古籍,明刻本愈显重要。明代刻书可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官府刻书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图文版面、材质感知、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释分析,强调树立装帧设计整体美感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书籍的内容与形式及材质的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才能全方位地体现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5.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书籍这一特殊商品的深入研究,探讨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性设计,这种整体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书籍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构成一个整体;其二是从设计的角度,谈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设计思路。在把握书籍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整体意识,对书籍艺术做全方位的构思和设计处理。  相似文献   
36.
源于象形文字的汉字艺术别具一格,独具魅力,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发展,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和神韵。汉字艺术本身就具备了美的要素和审美价值。它是诗一般的文字,追求韵味的文字,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富有情趣的文字。汉字艺术的审美价值对装帧设计影响和启发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重估与重建——谈书籍装帧中传统图形的认知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籍自采用西式装订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间中国书籍装帧人始终没有停止对书籍装帧的民族化的探索,观其历程,其中值得记录的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此时期可称为装帧民族性的发现期。鲁迅先生站在对东  相似文献   
38.
书脊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环节。书脊设计的艺术性、整体性及功能性无不体现书脊在整个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它还具有提供审美愉悦和吸引潜在顾客,促进书籍传播与销售的功能。书脊设计因受舞台空间限制而难点颇多,下面就书脊设计的定位和设计手法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9.
书籍装帧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作品就是推向图书市场的图书装帧设计,而读者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主体.每一位读者的审美角度都带有主观性,但他们在实现审美判断时又有共性的客观标准.书籍装帧艺术审美的客观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整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一般来说读者总是运用这几个客观的审美标准来对一件书籍装帧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由此要求设计者一方面要使封面的设计尽可能概括和反映图书内容的主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图书属性和内容,全面分析读者的审美情趣,了解他们的审美趋向,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来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40.
沈珉 《编辑学刊》2008,(2):76-80
在国内的书籍装帧界."中国最美的书"的评选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从竞赛机制来说,"中国最美的书"虽由地方出版行政机构承办却没有体制意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