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478篇
科学研究   9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经过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逐渐深入人心。人文主义不仅把西方人和西方社会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下彻底地解放出来,而且还重新激发起西方人探索自然界的热情,扫清了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72.
杜威的哲学改造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他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结盟。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象科学一样回归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联接科学与人们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以科学改造哲学、推动科学与人文融合,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近来,教育学学科范式的人文主义转变俨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显性话题。然而,这却是一种基于误解的盲目策略。教育学无力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所出现的人文关怀欠缺问题是社会文化发展多种因素所致。教育学学科范式的人文主义转变在深层原因上与人文主义兴起及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相互对立密切相关。它脱离我国教育学多元化发展现状,导致教育学无视对教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从而给其带来功用性丧失、独立性和专门性被削弱等消极后果。教育学解决教育人文关怀欠缺问题需走向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融合,而不是固执两者的对立。  相似文献   
74.
中国当下电视综艺的发展,存在着唯收视率、趋雷同性、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意义缺失、人文关怀缺失、原创能力低下等严重阻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节目设计与节目创意加以改进,使电视综艺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75.
人文主义学习方法是教学法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在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作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人文主义教学法所秉持的学习者完全自主并不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因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安排不能是学习者完全自主,而且我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师们要吸收人文主要教学法的合理思想,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以合理的开展有指导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6.
作为系统论社会思想家,卢曼基于"差异即沟通"的定位来理解广义、一般的媒介,并阐发了媒介本身作为"自创生"系统的运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解析沟通媒介的社会意义,并考察作为技术性传播系统的大众媒体运作问题。从人与媒介的系统性关系来看,卢曼的媒介-沟通-传播思想包含着去人化、将人视为系统运作而非独立自主个体、强调差异而非理性沟通的观念,是一种后人文主义式的媒介系统论。  相似文献   
77.
李禄 《考试周刊》2011,(89):33-34
反思现在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沿袭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向学习条分缕析地剖析语文知识,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的美感陶冶作用:在教学方式上,以语言文字的机械训练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课外开发,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架空了德育的作用,抹杀了美育的陶冶功能,淡化了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8.
霍桑对于清教思想的"原罪意识"、"救赎"等观点既有认同,也对清教思想中的弊端加以批判。霍桑深刻地揭露了神权政治和清教的残酷和虚伪,进而关注人物的精神出路。因此,在《红字》中,霍桑高扬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的人文主义旗帜。基于此,探讨《红字》中主要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人文主义内涵,以期通过分析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对垒,帮助读者深刻地体会小说充满着的张力与浓郁的悲剧气息。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认识为理论基础,建构出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师教育的三种取向.它们分别是“博雅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三种取向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其背后所持的教师观及具体教师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80.
自1972年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4份有影响力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学会融入世界: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共同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旨。通过梳理4份报告,发现其人文主义教育观经历了寻求人的解放和个性化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维护和增强人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实现人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嬗变过程。4份报告体现了凸显意志自由和理性自制、聚焦公民意识与集体责任、包容不同群体及多元文化、立足全球推动教育协同共治的特征。立足人文主义教育观审视我国教育发展,未来教育应重塑教育观念,以“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明晰科技伦理边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培养世界公民,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