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10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84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3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开拓创新,到“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南山北路欲无”的怡然自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洒脱,到“何须更待黄粱熟,始知人间是梦间”的超然物外,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1021~1086年),在主持了将近八年的“熙宁变法”之后,晚年  相似文献   
12.
《佛说痔病经》是义净从印度翻译而来的一卷密教文献,对痔病描述颇具特色。其内容见于敦煌文书S.5379、《大正藏》《医心方》、西夏写卷И_(HB).NO.807。经研究发现S.5379时代最早,与后三种写本有差异,当各抄自不同底本。其内容里关于痔病的描述可发现是受到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昙梵陀利学派的影响较大,阿育吠陀对痔病的认识由身体各部位皆可长出“痔”,逐渐缩小至仅描述肛周疾病,由广义至狭义。该经卷先在中国的中原传播,又返传敦煌、黑水城,后又传至日本,流传甚广,并影响中医对痔病的认识,使中医之“痔”由肛周疾病扩大至鼻痔、耳痔等其他部分的赘生物,由狭义至广义。该经卷保留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痕迹,在浓墨重彩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南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其历代帝王推崇佛教,遗留的石碑、铜钟、铁塔、经幢及摩崖石刻造像等众多佛教文物,反映出其独具自身特色的佛教管理制度。首先,南汉建立起层级分明的僧官体系,以僧录统领治下佛教事务,各州设僧正,还设有都监这一僧官监督佛教事务,各基层寺院内有监寺、三纲和知事僧。其次,南汉设立了宫使制度,朝廷册封权宦担任宫使一职,分掌佛教事务,他们是皇帝和佛教之间的联系者,映射出南汉政权对佛教事务的掌控和管理。最后,南汉朝廷和官府对佛教事务的管理深入到对僧人、寺院和佛事活动的管理中。南汉佛教管理制度既延续了唐代中后期形成的僧官和功德使制度,又进行了适应自身管理需求的再创造,是处于唐宋之交这一转折时期的社会产物,是佛教制度化、世俗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和第二季"罗刹之国"推出后,相继揭起畅销风潮,分列2007全国悬疑惊悚图书销量冠亚军。现在,《天机》第三季"大空城之夜"正式登场,揭开无法再掩藏的悬疑——一年前的"大空城之夜"究竟发生过什么?下一个轮到谁作祭品?  相似文献   
15.
唐代佛教著作繁荣,本文从对外开放、中外交流和佛教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它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一名僧人传真法师为了将本寺僧侣抵抗日军侵略、救助难民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多方募集善款.拍摄了一部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电影<栖霞寺1937>,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当代中国佛教佛教徒生活和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的电影故事片.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是我国名的佛教圣地,井以悠久的建寺历史及宏大的规模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古往今来,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菩萨顶.始建于北魏,清代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这里殿宇云集,雄伟壮观,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韦盛年  杨权 《图书馆论坛》2006,26(3):4-7,13
以函昰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其晚年,曾费十馀年之功撰成《广东释道著述考》。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这部分内容实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2006,(4):F0004-F0004
哦,绘画史!这《名作的中国绘画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绘画史,这特意彰显“名作”的书名无颖凸现了一种正本清源的思路一绘画史难道不是绘画名作的历史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