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0445篇
科学研究   1340篇
各国文化   862篇
体育   1663篇
综合类   407篇
文化理论   421篇
信息传播   704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2475篇
  2013年   2441篇
  2012年   3016篇
  2011年   3132篇
  2010年   2829篇
  2009年   2425篇
  2008年   3301篇
  2007年   3155篇
  2006年   2385篇
  2005年   2090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志东  燕子 《当代电大》2006,(11):28-28
王志东,中国IT界著名人士。先后创办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新浪网,是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产品的开发人与总设计师.长期担任四通利方与新浪网的总裁兼CEO。[编者按]  相似文献   
92.
总想用勇气铸成锋利的剪刀,毫不客气地修剪自己。 将自己那些只争阳光、养分而不结实的蔓枝——剪去,将自己那些染有病毒而丧失生机的枝干——剪去,那些往往是昙花一现的枝备也要坚决地剪去!  相似文献   
93.
中外一切成功的资深记,几乎无一不重视采访环节的工作,写作一篇新闻作品,他们大都把大半的甚至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的采访工作中。笔也在近三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有这方面的深刻体会,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采访的成功与否实在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94.
<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阐释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显然,编辑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客体则指被赋予一定文化意义(内涵)、具有文化教化功能和社会传播价值的资料或现成作品.  相似文献   
95.
96.
由著名作家李锐担纲主编并作序,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涨潮”丛书,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感觉获得第十四届晋版优秀图书一等奖。“涨潮”丛书先期推出16本,8部中篇集、8部长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仍醇香馥馥的名家名作,是对20年来新时期文学的一个回顾总结。为了让更多的读者领略潮涨潮落的美景,我们特组织了以下这组稿件。———编者  相似文献   
97.
特写这一文体,一是肇始于电影学术语,强调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个精彩片段,重要的横断面,另外一种是美国五十年代兴盛特写文体,强调主观与客观事例的新闻旨趣。作为特写要在报道里张扬个性,体现一种风格。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就是一种突破。《洛杉矶时报》在5月11日刊登了卡罗琳·科尔一篇文章《从一个神圣而又破败的地方向外看》(摘自《参考消息》2002.5.13),这是一则亲身体验形式的特写,从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98.
网络媒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它具备传统媒体的一切特性,而且具有以下优点:极强的时效性、广泛的覆盖面、海量的存贮能力和强烈的互动性,此外,还有传播的灵活性、多媒体手段并存等特点。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问题,其中主要  相似文献   
99.
邑青 《出版科学》2002,(4):74-75
欧阳忠先生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他高中毕业就再也没有踏进学府,以后当过伞兵、工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语文教师,80年代被推荐进入正缺人才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他的学历在人才济济的出版社太不起眼,可他在出版社却文章累累,是媒体、作家与出版社的沟通使者,还是省作协一位活跃的会员。现已退休的他,心壮情炽,笔耕不辍,并将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上的数百篇文章遴选出一本35万字的集子《情愫集》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0.
在2001年全国青年摄影记者评选中,《华商报》的谢海涛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胡国庆、蔡勇荣获“十佳”提名,这标志着该报在全国强势媒体新闻队伍中异军突起。解读《华商报》摄影记者“大面积”获奖现象,笔者认为该报大大地拓展了摄影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富有独特风格的暗访摄影报道。这是其创新求变、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功所在。一、对舆论引导与传播价值关系的认识。《华商报》利用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不仅与文字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新闻摄影比文字报道更具有强势和视觉冲击力。该报的新闻摄影在内容上不仅积极向上,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