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3篇
教育   1187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法制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对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民主的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中学文科》2008,(1):81-85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人民代表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中的地位和职权。④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⑤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993.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前提、原则、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对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一、加强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意味着法律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扩张和渗透,而且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实施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宏图中,新闻媒体应当如何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怎样弘扬主旋律,影响和启发人民群众将法治理念融于心,付于行;应如何发挥自身在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因此,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高扬宪法法律权威,加强公民法治意识,坚定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98.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会公报,再次明确,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日,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何谓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概念是何时形成的?何时成为一项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的?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实践的意义上,理清依法治国理念的来龙去脉,考察其涵义、地位、要求的演变过程,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行依法治国作为战略目标,标志着当代中国进入法治建设历史新时期。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曾说:"能给社会带来安定的是法律和礼貌这两个力量。"可见,我国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将"礼治"与"法治"融合。文章旨在分析"礼治"产生的社会性原因,以及"礼治"对"法治"产生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改革事业进入深水期,发展进入攻坚期等新时期国情实际,法治建设必要性,以及基于"礼治"与"法治"两种社会治理手段的融合,探讨新时期实现依法治国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穹顶之下》纪录片的播出使得"雾霾"成为人们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法律较为完备,但雾霾治理却陷入了法治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较为复杂,它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雾霾治理的法治困境也应当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些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