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61篇
科学研究   92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46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6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韦星 《新闻爱好者》2008,(11):78-79
曹丕于其文学理论文章《典论·论文》篇末感慨说:“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①从这段总结性的文辞看,汉魏之前的那些希望自己有所建树的仁人志士,在其人生历程中,皆有所紧张与惧怕,怕被冷漠无情的时间完全抛弃。那么,在现代文学史册留下盛事美文的朱自清先生,在与时间打交道的人生过程中,是否比千年前的古人多了些胆识与从容?  相似文献   
52.
《采写编》杂志2006年第1期发表了金陵客先生的《论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一文.该文的基本观点认为传统的对新闻评论基本特征的概括"过时了",并说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性、群众性、指导性、针对性等等,这些被传统教材视为要素的东西,似乎无处生根."金先生认为新闻评论是没有政治性和指导性的,进而他将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概括为"新闻性"、"思辨性"和"公益性".  相似文献   
53.
每当收到来新夏先生寄自天津南开园的新著,总有种该立马提笔写一写这个勤奋笔耕的老头儿的冲动。可冲动了好几年就是没有付诸行动,以致于雁斋书橱里积累下来的来自邃谷老人的赠书,眼见着已是书脊挨着书脊地排成班列成队了——积重难返的结果,是连通读一遍的决心都不敢有,遑论开笔评书了。偶然在外场邂逅鹤发童颜的老人家,只是在心中暗唤惭愧,连话都不敢朝那书事上多说。何以故?先生长我约四十岁,怕他出口那诙谐的话把自己给“挤”着了:“老朽我把整本书都写出来了,你这‘少壮’连篇文章都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54.
郑关富  楼培 《浙江档案》2006,(11):40-41
我们绍兴平湖调资料,完整地保存在市群艺馆那里,平湖调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先经过调查,在中央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都有一整套的东西。上海有一位老先生唱的唱片,这位老先生不得了,唱得非常好。我们学的时候,这些老先生没有看到,已经不在了,没有救过我们。我唱的也灌过唱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像材料就是用我唱的。  相似文献   
55.
封小平 《浙江档案》2006,(12):31-31
一份珍藏于浙江省档案馆民国档案之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全宗中的褚辅成手迹,引发了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回忆。  相似文献   
56.
林英 《图书与情报》2006,(4):140-142
由武汉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李玉安先生和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馆长黄正雨先生通力合作编纂的《中国藏书家通典》一书,囊括了自商代以来到1949年以前出生的几乎所有的藏书家,从而为我国藏书界又增添了一部新的藏书人物工具书。  相似文献   
57.
我到自治区档案局工作不久,档案馆的副研究馆员李克仁先生就告诉我,他正在写一部传记小说《大汉台吉》。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那森达赖这个生长在准格尔这块土地上的传奇人物的故事。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请他加快速度尽快出书。2002年冬季,《大汉台吉》正式出版后,克仁先生送我一部。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读毕掩卷而思,那森达赖这个两米多高的蒙古族汉子的形象,在我眼前久久的挥之不去。这个人物是那样鲜活,那样生动,是在鄂尔多斯、准格尔这块土地上独有的人物。  相似文献   
58.
邓馨 《出版史料》2005,(1):82-83
最近听闻徐悲鸿(1895-1953年)先生的国画作品《十二生肖册》(见本期插页)在拍卖中以8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卖出,既反映了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正在日益规范化并逐渐升温,也反映了徐先生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得到社会和艺术市场的高度认可。《十二生肖册》的面世,不仅引起了美术  相似文献   
59.
盛唐前期著名文人张九龄的见存诗歌究竟有多少首,迄今说法不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乔象钟先生谓:“《曲江张先生集》是张九龄为我们遗留下的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十三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张九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 月第1版,第73页)。此后,又有一说:“张九龄现存诗二百一十八首,本集收为四卷”(《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 265页)。统计的数目显然前后有异,是否所据版本不同, 亦未见说明。华南师大文学院的陈建森先生曾撰有《<曲江集>版本源流考》一文,惜未提及各种版本的诗歌篇目  相似文献   
60.
季羡林多次以崇敬的心情提到恩师陈寅恪,先后写了《回忆陈寅恪先生》、《纪念陈寅恪先生》等章,表示对陈寅恪的敬仰和怀念。季羡林为何念念不忘学界大师陈寅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